为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有序深入开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我校课题主持人郭洪敏老师于2024年10月23日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开展《在天晴了的时候》课例研讨活动,由蔡掬梦和董蕾两位老师进行课例授课。
课堂实录
在这堂课上,蔡老师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详略得当地带领学生认识诗中的生字词,并根据词语读音的特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中,蔡老师为学生展示了雨后天晴的图片,屏幕上直观的景物图,伴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学生仿佛置身诗中,感受着雨后洗去尘埃的清爽。
蔡老师充分的利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抓住关键词句,将诗中的景物一个一个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表达形式,品味诗中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在课堂最后,蔡老师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进一步感受雨后的清新,悠闲之情,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雨后天晴时的景象。指导依照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来仿写诗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堂教学效果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通过《等天晴了的时候》这堂诗歌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欣赏美景,感受意境,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能在读诗、仿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进行艺术再创造,提高审美。
反思和评价
蔡掬梦老师反思:1.通过指导认识本课生字、多音字,讲解诗歌押韵特点等方式,做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抓住关键景物、关键字词,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3.背诵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用填空的方式去梳理展示课文,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
课堂总体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但教学内容太满,时间较紧凑。
李珍老师评价:1.教学中可以更多的放手给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2.可适当拓展同一主题的其他诗句帮助理解。
符艳慧老师评价: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教导。2.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林芳舟老师评价:1.学习目标设置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特别是指导学生感受诗歌押韵特点时,已词语读音切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课堂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