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发展机遇,中华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而中华美学精神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以守正创新的态度,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守正是对传统美学精神的尊重和坚守,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美学理念,它们是我们文化基因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创新则是对传统美学精神的激活和拓展,我们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赋予中华美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宣传教育近青年,润物无声传美学。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在教育体系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并热爱我们的美学传统,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实践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艺术创作映实践,深入生活展精神。艺术创作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场。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指引,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让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作品中得到生动展现。
多样传播改方式,走出国门现魅力。媒体和网络平台在传播中华美学精神上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将中华美学精神传播到全球,让世界了解和欣赏中华美学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守正创新中华美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勇担历史使命,奋力推进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让中华美学在新的时代中熠熠生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龙门镇:戴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