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路慢慢,“研”途皆风景——光坡镇中心幼儿园小课题研究课

创建于2024-10-23
阅读 27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呈现形式;更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      为进一步推进小课题《乡镇中心幼儿园园本教研实践研究——以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为例》,课题组成员对班本课程《奇怪管道》中的科学活动《瓶子的秘密》进行了课前备课研讨。

课前研讨

      朱清虹老师根据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提倡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兴趣”的教育理念以及孩子已有的兴趣和经验,结合活动素材好玩和普适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为了让课程更加深入,课题组成员围绕活动目标,以有趣的情境、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材料等激发幼儿的兴趣等方面,进行了集体探讨。


课例展示

       课题组朱清虹老师于2023年11月2日上午在中四班开展了小课题研究课班本课程《奇怪管道》——科学活动《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瓶子游戏,尝试发现有小孔的瓶子喷水以及不喷水的有趣现象。

     2.在实验中初步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感知空气压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喜欢参加探索活动,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瓶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随处可见的资源。它本身的色彩、造型、材质、功用都使其具有很强的可玩性和可塑性。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用瓶子做各种游戏,用瓶子玩水倒水、运动游戏、敲击演奏、在瓶子上创意美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因此,根据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提倡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源于兴趣”的教育理念以及孩子已有的兴趣和经验,结合活动素材好玩和普适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瓶子的秘密》,将有小孔的瓶子、瓶盖和水展开活动,通过猜想、实验,幼儿初步认识空气压力的存在,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课后研讨

研究课活动结束后,课题主持人蔡少敏园长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评课活动,朱清虹老师首先就自己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思,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积极的交流氛围。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不仅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这种基于实践的研讨与交流,不仅让每位参与观摩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也为课题组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后总结

       此次活动无疑是一场教育教学的盛宴,它不仅是对执教教师深厚教学功底与独特教学风格的精彩呈现,更是为所有参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与碰撞中熠熠生辉。此外,本次活动还为课题组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工作。

阅读 27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