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促进和谐安定开出的一剂美学良方。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性,
1.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学精神中的仁爱、诚信、和合、大同等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中华美学精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创作灵感,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3. 提升国民审美素养: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可以提升国民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创造美。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路径
1.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可以将传统文艺作品中的经典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艺作品。
3. 加强美学教育和审美实践:要加强美学教育和审美实践,通过举办美学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要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各种审美实践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等,以更好地体验和创造美。
1. 民俗活动与传统节日的庆典:通过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庆典,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可以在欢庆中体验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综上所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美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