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守护幼儿健康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Lz珍
创建于2024-10-23
阅读 11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秋季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如:疱疹性咽峡炎这类传染病,很容易在抵抗力低的孩子间传播蔓延。

 石龙区中心幼儿园现将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高发季节

全年发生,每年4-7月是高发季节,9-10月有小高峰。

易感人群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

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胃肠道(粪一口)、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我家孩子

患过疱疹性咽峡炎

就安全了吗?

还有可能重复发病。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儿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的感染发病。

二、主要症状

主要病程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黏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需要注意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三、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咽峡部疱疹),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四、如何预防与处置

注意预防

◾勤洗手、常通风,不到人员密集场所玩耍。

◾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参加锻炼,合理饮食。

◾积极接种疫苗

注意隔离

◾发现有疑似表现,请尽早就医,确诊后及早隔离。

◾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暂不返园。

◾不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家长须知

1.如果孩子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或疑似传染病,切莫自行用药,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幼儿园采取措施。     

2.孩子患病后要及时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     

3.患儿经隔离完全康复后,持诊所或社区线上的病愈返园证明,由保健人员查验后方可正常返园。

预防病毒,科学防范,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石龙区中心幼儿园

图文编辑:高闪闪

审       核:马伟伟

阅读 11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