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首写“冬天”的诗

汨罗江诗刊
创建于10-23
阅读 2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东古天鹅湖

文献中第一首有冬天的诗


河梁歌 


先秦 · 无名氏


《吴越春秋》曰:句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秦。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车。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曰:


渡河梁兮渡河梁。

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

隆寒道路诚难当。

阵兵未济秦师降。

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

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

悲去归兮河无梁⑴。


⑴ 、《吴越春秋》十。《诗纪前集》二。逯案。《吴越春秋》原注云。案《史记》年表。句践二十五年。是为秦厉共公六年。此书为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非也。由句践二十五年上距秦桓公之卒。盖一百有六年矣。桓公当作厉共公云云。《诗纪》即据此直改秦厉公。○逯案。《吴越春秋》。后汉时短书小说。本不注意年限。勿庸为之改正。今仍照原文作秦桓公。


这首《河梁歌》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越王句践(勾践)北伐秦国的辉煌胜利以及随后军队归途中的复杂心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首句“渡河梁兮渡河梁”,以重复的句式强调了军队渡河这一关键行动,既展现了场面的宏大,也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和不可阻挡的气势。


“举兵所伐攻秦王”,直接点明了此次行动的目的——讨伐秦王,表明越军是正义之师,有着明确的军事目标和政治诉求。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这两句通过描绘季节的严寒和道路的艰难,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越军仍然能够坚持战斗,更显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阵兵未济秦师降”,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震撼人心的一笔。它表明越军的威势之强,以至于在军队尚未完全渡河之前,秦军就已经投降了。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效果,无疑是对越军实力和智谋的最高赞誉。


“诸侯怖惧皆恐惶”,此句从侧面反映了越军胜利的广泛影响力和震撼力。不仅秦军投降,连其他诸侯国也都感到恐惧和惶恐不安,足见越王句践在当时天下诸侯心中的地位和威望。


“声传海内威远邦”,这句诗进一步扩大了胜利的影响范围,将越军的威名传遍了四海之内,远播至遥远的邦国。这是对越军军事成就和政治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称霸穆桓齐楚庄”,这里列举了古代历史上的几位著名霸主(虽然“穆桓”可能并非具体指某一位霸主,而是泛指历史上的霸主们),以此来比喻越王句践的成就和地位。句践的霸业与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提并论,足见其功业之伟大。


“天下安宁寿考长”,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人们更加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希望天下能够永远和平安宁,人民能够长寿安康。


“悲去归兮河无梁”,作为全诗的结尾,这句诗以一种略带哀愁的笔调收束全篇。它表达了战士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战友的深切思念。同时,“河无梁”也象征着战争的破坏和隔阂,以及人们对和平重建的渴望和期盼。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哀愁。


汨罗渊  河泊潭

文献中第一首

直接以冬为题的诗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四言诗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那悠远的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的时光里,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以他那如椽之笔,轻挥而就,留下了《步出夏门行·冬十月》这首动人的四言诗。这首诗,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初冬时节的宁静与繁华。


孟冬十月,岁月悄然步入了冬季的门槛。北风,不再是秋日里的温柔抚摸,它带着几分凛冽,几分不羁,在广袤的大地上徘徊游走,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天空,被这片北风洗涤得格外清澈,一片肃穆之中,繁霜如细碎的银沙,轻轻洒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走进这幅冬日的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然界的和谐画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鹍鸡那清脆而悠长的鸣叫声便打破了夜的寂静,它们似乎也在为这新的一天而欢歌。而远处,一群群鸿雁正振翅高飞,它们排成人字形,向着温暖的南方进发,那是它们躲避严寒、寻找生机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曾翱翔天际的鸷鸟,那些森林中的霸主熊罴,也纷纷寻找着避风的港湾,或潜藏于密林深处,或蜷缩于洞穴之中,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在这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人类的活动也并未因寒冷而停歇。田野间,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已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堆放的庄稼,它们静静地躺在谷场上,见证了农民们一年来的辛勤与汗水。农具,那些曾经陪伴农民们度过无数个日夜的伙伴,此刻也被安放在了一旁,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而在不远处的城镇中,另一番景象正悄然上演。旅店的老板和伙计们正忙碌地整理着客房,打扫着庭院,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因为在这个初冬时节,随着农作物的丰收和市场的繁荣,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们将纷至沓来,为这座小镇带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站在这片被冬日阳光温柔拥抱的土地上,曹操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他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叹于人民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于是,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情感倾注于笔端,写下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豪迈诗句。这不仅仅是对眼前景象的赞美,更是他内心豪情壮志的抒发,是他对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深切期盼。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这首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它不仅展现了曹操作为文学家的才华横溢,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远大抱负和深厚情怀。

节气    立冬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位信使,悄然无声地拉开了冬季的序幕。当北斗七星的斗柄优雅地指向西北方,太阳也恰好运行至黄经225度的位置,这标志着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我们迎来了立冬的节气更迭。立,寓意着建立与开始;冬,则蕴含着终结与收藏的意义,万物在这一时节逐渐收敛起勃勃生机,步入一个沉静而内敛的修养期。


随着立冬的脚步,自然界的景致悄然变换,仿佛是大自然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换季仪式。秋风带来的少雨与干燥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冬季特有的阴云密布与偶尔洒落的寒霜冻雨。这不仅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气候的一次深刻转型,预示着大地即将沉浸在一场漫长而宁静的休眠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立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划分,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众的情感寄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经历了春耕的忙碌、夏耘的辛勤与秋收的喜悦,人们终于迎来了冬藏的安宁。在这个季节,人们享受着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同时也开始了身体的休整与心灵的沉淀,为来年的生活蓄积力量。


在古代社会,立冬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以此缅怀先祖,祈求家族兴旺、国泰民安。同时,亲朋好友也会相聚一堂,共享丰盛的宴席,用美食来温暖这个逐渐寒冷的季节,传递着人间的温情与祝福。


立冬,就这样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姿态,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万物虽静默不语,却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蓄积着生命的能量,等待着春天的再次唤醒。而我们,也在这一季的寒风中,学会了更加珍惜眼前的温暖与幸福,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希望与可能。


中国立冬习俗


吃饺子


在中国辽阔的北方大地上,立冬之日,家家户户的炊烟里似乎都藏着一种温暖的默契——包饺子。这不仅是一种味蕾上的盛宴,更是心灵深处对季节更迭的温柔以待。饺子,这小小的面团包裹着丰富的馅料,形如耳朵,寄托了人们朴素而真挚的愿望:愿这热腾腾的饺子能护佑一家人的耳朵免受冬日严寒的侵袭。在品尝饺子的那一刻,仿佛整个冬天的寒冷都被这份温馨所融化,留下的只有满口的鲜香与心头的暖意。


祭祀


立冬,作为古代“四时八节”中的重要节点,其地位不言而喻。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这一天成为了祭祖的庄严时刻。人们以时令的佳肴为祭品,虔诚地供奉于祖先灵前,这不仅是对先辈的缅怀与敬仰,更是对家族血脉延续的深刻认同。在一场场庄重的仪式中,人们祈求上苍的庇佑,希望来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家族的繁荣与幸福得以延续。


补冬


随着立冬的到来,大地披上了银装,万物归于沉寂,人类虽然无需像动物那样冬眠,却也迎来了“补冬”的时节。一句“立冬补冬,补嘴空”,道出了古人顺应天时、调养身体的智慧。在这一天,无论是北方的杀鸡宰羊,还是南方的熬制草根汤,都是对家人辛劳一年的最好慰藉。草根汤,那浓浓的汤色中蕴含着自然的馈赠,各种草根与肉类的完美融合,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在无形中滋养了身体,强健了体魄。这份“补”,不仅是物质上的补充,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


阅读 2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