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
成于甘丹 语惊天下
一条成语,一段历史。一条成语,一点启示。品读成语,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一个个历史瞬间,带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弥新,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也展现着中华成语的神奇魅力。
语言之美在中华,成语之都在邯郸。重新翻开那泛黄的史书,依稀寻得邯郸这座千年古城辉煌的文化记忆,这座古城,用八千年的文明,孕育了1500多条最为璀璨的文化——成语典故,今天就请跟随曙四学子,倾听这属于甘丹大地的文化魅力!
第二期
完璧归赵
在邯郸城区西北的赵苑北门,矗立着曾经名扬列国的赵国宝玉--和氏璧。它默默地诉说着古赵都的辉煌岁月,据说此玉放暗处自然有光,不沾灰尘,放身边冬暖夏凉,蚊蝇不近。后来此玉被雕琢成传国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现在让我们一起聆听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吧……
曙光第四小学一年级9班 李欣灵
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成语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玉璧,名叫“和氏璧”。这块玉璧不仅质地纯净,而且工艺精湛,是赵国的镇国之宝。然而,有一天,秦国国王秦昭襄王听说这块玉璧的神奇之处,便派使者来到赵国,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璧。
赵国国王得知此事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秦国强大,如果直接拒绝,可能会引发两国的战争;但如果答应交换,又怕秦国出尔反尔,不仅得不到城池,还会失去玉璧。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国的一位大臣蔺相如站了出来,他表示愿意亲自带着玉璧前往秦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受到了秦昭襄王的热情接待。然而,在谈到交换条件时,秦昭襄王却开始变得含糊其辞,避而不谈。蔺相如意识到秦国并没有真心实意地想要交换城池,而是想要骗取玉璧。于是,他心生一计,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玉璧虽然珍贵,但有一点瑕疵,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一听有瑕疵,便迫不及待地让蔺相如把玉璧递给他。
蔺相如接过玉璧,迅速退到宫殿的柱子旁,怒目圆睁地对秦昭襄王说:“大王想要得到这块玉璧,而赵王不想因为一块玉璧而得罪秦国。因此,赵王才派我来送这块玉璧。但是,我来之前,赵王斋戒了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才将玉璧交给我。大王却对如此贵重的礼物如此轻慢,不仅没有按照礼节接待我,而且在谈论交换条件时含糊其辞。如今,我如果直接将玉璧交给大王,恐怕会被大王所轻视;但如果我不交给大王,又怕大王怪罪。因此,我宁愿将玉璧撞碎在柱子上,也不愿让它落入秦国之手!”说完,他便举起玉璧,准备向柱子上撞去。
秦昭襄王见状,急忙阻止蔺相如,并表示愿意遵守之前的约定,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玉璧。然而,蔺相如却并没有立即相信他的话,而是要求秦王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然后才肯交出玉璧。秦王无奈,只好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
五天后,秦王在朝堂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并派使者跟随蔺相如返回赵国。当赵国国王看到完好无损的玉璧时,不禁对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赞不绝口。而秦王也因为蔺相如的坚持和智谋而放弃了原本的贪婪想法,两国因此避免了一场战争。
成语寓意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归:归还。比喻将珍贵之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来的主人。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诚信、有始有终;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处理问题时,要机智灵活、善于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这些美德和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