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跷跷板》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第一分园小二班建构区观察记录

百合·
创建于10-22
阅读 23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背景

      最近,我们小二班在户外游戏时,相较于前几周玩的游戏,简单的攀爬、翻越障碍物,这几周玩的游戏形式已经逐渐趋于低结构化,更倾向于利用单一的材料,比如:长板、垫子等,大家发现跷跷板好有趣,都想要自己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于是大家对建构跷跷板这一过程热情高涨,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维导图

户外玩跷跷板

      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语森首先发现了旁边放着的跷跷板,因为跷跷板的底部支架和跷跷板上面有一点错位,大家都没有玩,于是语森和小乐乐把跷跷板的架子摆正放到了支点上,摆好后她俩开心玩起了跷跷板。

     一会儿,昕昕和小芮芮看到了语森他俩在玩跷跷板,于是跟语森说:“语森,我可以玩一会儿吗?”

      语森和乐乐把跷跷板让给了昕昕和小芮芮,芮芮和昕昕他们两个就一上一下的玩起了跷跷板。

00:23

    第二天户外活动的时候,语森、芮芮、乐乐、昕昕四个一起,又来到昨天玩跷跷板的地方,他们这次发现平衡板就在跷跷板的旁边,于是他们就开始挑战玩平衡板。

       昕昕和芮芮先上去了,她们两个一个在前面,一个在后面,用两条腿用力慢慢摇晃了起来。

        语森和乐乐也参加了游戏,这一组跟昕昕和芮芮不一样,他们是站在平衡板的两端,缓缓用力,平衡板也摇晃了起来。

       户外结束后,大家回到教室,看到自己在户外游戏的视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都感觉跷跷板非常的好玩儿。于是语森突发奇想说:“我们能不能自己搭建一个跷跷板呢?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跷跷板儿。”

      于是大家开始了探索创造性的搭建活动~~

第一周   易拉罐可以吗

       探索之旅开始了,泽泽把长的木制积木先放到了地上,说看看能不能用易拉罐往上搭,搭成一个跷跷板。永震帮忙拿拉罐,泽泽一层一层的垒高,航航在下面用手指点着往上数,一层、两层、三层……

       他们感觉自己垒的非常的高,那么这是跷跷板吗?他们最后发现,原来没有垒成功。

       于是他们开始重新搭建,这次他们把易拉罐放到了下面,一层一层的垒高,垒高后,永震说“可以用泡沫积木吗?这个积木看起来很坚固。”于是他们把泡沫积木放到了易拉罐的上面。经过了讨论,他们知道跷跷板上面有一个平衡板,于是三个人商量了一下,拿了一个长方形的木质积木放到了泡沫积木的上面,远远一瞧,跷跷板搭建成了呢。

       航航又拿了两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到了搭建的跷跷板的两侧,跷跷板搭建完成了。

教师思考

      在这周活动中,泽泽、航航、永震三位小朋友从把长长的木质积木作为支点,在构建的过程中发现,好像不是一个跷跷板,于是就开始了“跷跷板”的有关探索,他们改变策略,将易拉罐变成跷跷板的支点,把的木质积木作为跷跷板的平衡板,并在两侧放了两个长方形的泡沫积木,当做跷跷板的两个小椅子。

     孩子在遇到问题后,我有点控制不住,想上去引导,但通过学习后,我改变了我的观念,我要做一个好的观察者,把游戏的主动权留给孩子,孩子有他自己的思路,虽然人在游走,但大脑不停转动,或许在找游戏材料也或许在为自己的游戏做出规划,也可能在学习别人,我一定不要去干扰孩子的思维。我选择了等待,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他们没有立马放弃,而是想办法加深难度,积极动手动脑,有发现之后就立马将想法付诸实践,共同完成构建。      

        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强制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作为观察者,让孩子们自己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在游戏中进行尝试,总结想律,学到断的本领。

第二周  正方形的积木牢固吗

     语森选择了用正方形的带孔泡沫积木作为支撑点,然后用长方形的木质积木插入带圆孔的正方形积木中,作为平面板的平衡板,在平衡板的两侧用两块泡沫积木当做跷跷板的座椅,以保持平衡稳定性。

00:07

      语森跟小朋友们分享了她制作跷跷板的过程和想法,小朋友们纷纷的开始效仿起来。

00:18

      昕昕也用语森的方法搭建了一个跷跷板,可是她发现跷跷板不太牢固,只能放轻的东西,她没法站到上面去玩。她通过仔细的观察并和乐乐讨论,然后发现,这跷跷板的支撑点太高了,于是撤掉了底下的一个正方形泡沫,这样作为平衡板的木板就能够两侧着地,他用两只脚站在平衡板的两侧,一用力一起一落,自制的跷跷板可真好玩。

00:25

      乐乐、芮芮、鸣鸣也搭建了一个和昕昕一模一样的跷跷板,但是乐乐几个商量他们不上去平衡板上站着了,要让玩具坐坐跷跷板,于是他们就一次一次把不同玩具放到跷跷板上,只见平衡板一会这边起来了,一会这边又落下来了,通过不断的探索他们发现,玩具的重量重的可以让跷跷板的这一端落下去;玩具比较轻,跷跷板就会翘起来。

教师思考

        在这次活动中,几个小朋友在尝试搭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搭建的支撑点太高了,平衡板的两侧没法够到地面。于是乐乐和昕昕小朋友提出建议:撤出了最下面的泡沫积木,这样不仅让平衡板的两侧能够接触到地面,而且小朋友站在上面也更加的安全。

      幼儿自己根据他们想出来的办法进行游戏。这时我没有直接介入他们的游戏,给幼儿提出意见,而是给予充分时间让幼儿游戏,后来又有小朋友想出新的玩法:让玩具坐跷跷板。

       孩子在这次构建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遇到困难没有放弃,通过尝试,最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第三周 滑来滑去怎么办?

     浩楠选择了用圆柱形的泡沫积木作为跷跷板的支撑点,只见他先拿了三根泡沫积木放在下面,又用一个长方形的木质积木作为平衡板,只见搭建的跷跷板来回的滑动。

      昕昕过来对他说:“你看看是不是下面的积木太多了。”,于是他们撤掉了两根积木。

      乐乐拿来了两个拼插积木,放到了他们自制的跷跷板上,但是这个跷跷板还是在来回的滑动,一会儿往东跑,一会儿往西跑,他们感觉这次搭建的跷跷板非常的不成功。

教师思考

      在这次游戏中,孩子们都发现了跷跷板并不牢固,长板老是会滑来滑去,乐乐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带着问题一边调整长板一边想办法,昕昕小朋友提出:是不是圆柱的积木太多了呢?于是他们进行了尝试,撤掉2跟积木后,结果发现不行,这次失败之后,他们发现还是不太牢固,但是比一开始要好很多。

     于是就那玩具放到平衡板上,虽然物体会跟着长板移动,但是平衡板更有灵活性。孩子在这次搭建过程中,也发展了手眼协调能力,具有参与性。

第四周  可以坐上去了

00:48

      浩楠在昕昕搭建的跷跷板旁边观察了好一会儿,于是他问:“老师,我可以再加上一个积木作为支撑点吗?”

     我对他说:“你自己尝试一下可以吗?”于是浩楠用两个长方形的泡沫积木放到了下面,又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搭在两个积木上面,他搭建完成,左右的看了看为什么不像跷跷板呢?

      语森加入了进来,她们两个在讨论,好像差点什么,语森又把一跟长方形的积木放到了上面,发现还是一样,只是高了一点。浩楠又把积木移动一下,这次跷跷板搭好了。

      浩楠拿个好多玩具,让玩具做跷跷板,玩的不亦乐乎。

00:14

      昕昕和芮芮对浩楠说:“浩楠,我可以玩一玩你的跷跷板吗?”

       于是昕昕和芮芮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一上一下的玩起了跷跷板。

教师思考

      幼儿能够进行观察并模仿。浩楠观察昕昕搭建小白跷跷板后,进行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能够主动思考,后来语森小朋友的加入,与浩楠一起进行探索,通过观察、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成功解决了问题,搭建好跷跷板。

      通过活动能发现多数幼儿能够正确地拿取积木,但在拼接过程中 ,仅有少数幼儿在搭建前对跷跷板的平衡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会有意识地调整两端积木的数量和位置来尝试达到平衡。

      一些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展现出了丰富的创造力,他们不仅搭建了基本的跷跷板结构,还发现了许多不同的玩法,可以自己坐上去玩跷跷板;也可以站在跷跷板的两侧,用脚来平衡跷跷板;还有让玩具玩跷跷板。

      也可以看出,在小组搭建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逐渐显现。部分小组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工,如有的幼儿负责拿积木,有的幼儿负责搭建。在交流方面,幼儿大多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要这块积木”“把这个放在这里”等。

教师总结与反思

     1、教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多思考。孩子们在从一开始想要玩跷跷板到构建“跷跷板”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一起商量遇到的问题并共同解决。在这过程中,教师没有强制介入,而是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让孩子们自己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办法,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在游戏中进行尝试,总结规律。

     2、从生活中取材,从幼儿的兴趣进行游戏。在构建过程中,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比如跷晓板,就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玩具材料,幼儿对于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会格外专注地去探索。在构建过程中,一次失败以后鼓励继续尝试,多次尝试,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转移注意力,这样就永远搭不出一个成功的“跷跷板”。

    3、锻炼了能力。 在搭建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尝试用积木搭建各种结构,小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空间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如理解支架与平衡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小组合作搭建,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他们学会了与同伴交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  

  4、安全意识强调不足。虽然在活动中提醒了幼儿注意安全,但在实际搭建过程中,还是有个别幼儿因为过于兴奋而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如争抢积木、积木倒塌、易拉罐倒塌等情况。这说明我在安全意识的强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5、不给孩子定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小瞧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潜力,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力股,她们的变化和表现都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不给孩子定型,束缚孩子的发展,给孩子自由,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就是把孩子看作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把孩子的发展看作一个持续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评论孩子的表现,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不足与失误,要对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充满信心。

下一步支持策略

    1、 增加材料多样性

       除了现有的积木,提供一些更丰富的材料,如塑料管道、纸盒等,让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搭建跷跷板,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搭建难度,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投放一些辅助材料,如小玩偶、小球等,让幼儿在搭建好跷跷板后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简单的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搭建技巧提升。

       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搭建技巧,如如何使积木之间连接更牢固,如何搭建更稳定的结构(如三角形结构的应用)等。

      组织幼儿观看一些搭建跷跷板的视频或图片,引导他们观察不同的搭建方法和细节,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强化安全教育- 在活动前,专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在搭建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危险。在活动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及时提醒和制止不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安全规则,如轻拿轻放积木、不推挤同伴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有趣、安全的学习和游戏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编辑:张倩倩

审核:谢倩倩

单位:高唐县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第一分园

阅读 2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