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秋光  童年“筝”好———天宇小学美术公开课教研活动

m.°
编辑于2024-10-23
阅读 3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从“纸鸢”到“风筝”,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变,风筝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10月22日上午,我校开展了美术公开课教研活动,此次公开课由伍杨杨老师执教,执教内容为五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风筝》。

伍老师带着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包括风筝的历史,结构,制作方法等,通过对风筝的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认识。

绘鸢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对形状,色彩,图案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和偏好,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很熟悉风筝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但还欠缺对风筝历史文化及对风筝造型、色彩的深入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同学们挥舞着手中的画笔,发挥着自己的想象,画纸上,他们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放飞五彩斑斓的风筝,一幅幅画作表达同学们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课程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课后综合组老师及时评课,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课堂中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不足之处。

‍      风筝不仅是一种游戏,更是连接历史和现代的纽带,通过风筝,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此次美术课,伍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欲望,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阅读 3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