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经济强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面临着 “小马拉大车” 的基层治理困境。推动经济强镇扩权赋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举。
经济强镇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在基层治理中却常常受到权力有限、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配置不科学等问题的制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经济强镇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社会事务日益繁杂,现有的治理模式和资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权力下放不足,经济强镇在项目审批、资源调配、行政执法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发展动力不足。
推动经济强镇扩权赋能,首先要明确强镇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赋予经济强镇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防止权力滥用。
优化机构设置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经济强镇应根据实际需求,整合现有机构资源,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设立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社会事务、行政执法等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能交叉和推诿扯皮。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职能配置的优化是实现经济强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将更多的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倾斜,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要强化经济强镇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推动经济强镇扩权赋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上级政府要加大对经济强镇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要加强对经济强镇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经济强镇自身也要积极主动作为,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基层治理模式。
推动经济强镇扩权赋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破解基层治理 “小马拉大车” 问题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激发经济强镇的发展活力,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