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枣庄市实验幼儿园肥胖儿童的预防与管理

心晴
创建于2024-10-22
阅读 3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见,体重超标会给幼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枣庄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深入推进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主题,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进一步传播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枣庄市实验幼儿园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下面就请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下肥胖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幼儿肥胖的相关知识。

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40%;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70%~80%。

    2.进食过多

    进食量过多,消耗过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

    3.运动过少

    孩子总待在家中看电视、玩耍,得不到足够的运动。渐渐地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孩子活动量减少就会增长脂肪。

    4.家长的错误观点

    家长对于幼儿肥胖的错误认识,认为孩子只要能吃就是一件好事,这样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

    5.不良饮食习惯

    经调查表明,肥胖儿童大多喜欢吃荤菜,不喜欢吃蔬菜,有爱吃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此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导致肥胖。

幼儿肥胖的危害

    1.肥胖儿童更易诱发各种疾病

  (1)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2)脂肪肝

    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3)糖尿病

    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4)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的高于正常的儿童。

(5)免疫功能低下

    幼儿肥胖对整个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肥胖的儿童更容易感染疾病。

    2.肥胖儿童更易性早熟

    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

    3.肥胖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比较肥胖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感觉到自卑感或者是焦虑感,导致性格变得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变差。

肥胖儿童在园管理措施

1.体重管理措施

    保健医生把超重儿、肥胖儿纳入体弱儿管理范围内,每月为这些幼儿进行一次身高、体重的测量,并给中重度、肥胖幼儿建立个案,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向老师及家长反馈肥胖儿的情况,这样,保健医生与班级老师共同管理。

2.进食管理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引导儿童自主、有规律地进餐,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培养儿童摄入多样化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此外,还应避免以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措施。

3.膳食管理

    对于学龄前儿童,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饮食多样化,多吃水果和蔬菜,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含能量、脂肪或糖高的食品。

    在给儿童烹饪食物时,要注意“减盐、减油、减糖”,4-6岁儿童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3克,烹调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糖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

4.运动管理

针对儿童,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以便于长期坚持,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橡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分钟,以肥胖幼儿不感到过度疲劳,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

5.行为管理

    幼儿单纯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行为干预的内容涉及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两个方面。饮食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等(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避免油炸)。

6.心理管理

    很多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往往是在前述5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其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管理措施

1.家庭应有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开展多样的运动方式,如游泳、跑步、跳绳、爬楼梯等,尽量少以车代步。每周至少带孩子运动5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

2.选择健康的食品,多吃自然食物,少吃巧克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黄油、饮料、洋快餐等,平衡膳食,不要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

3.限制看电视、看书等坐着的时间(每次15分钟)、尽量少玩电脑、游戏机。

4.肥胖儿家庭必备体重计,每周测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

5.掌握测量体重的正确方法(清晨起床后,固定时间、内衣、脱掉鞋子,排空大小便)。

6.家长为孩子写减肥日记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吃的什么,时间等、运动方式,快走、慢跑、踢球、摸高、游泳等。

阅读 3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