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让幸福常驻

——台子幼儿园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亭亭玉立
创建于2024-10-21
阅读 6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在陪伴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孩子 的心理健康。

01   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02    幼儿心理健康“六不要”原则

        1.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导致孩子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变得自私自利。

        2.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3.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4.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5.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喜怒无常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胆小畏缩。

           6.代替幼儿解决所有困难。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03    正确对待孩子心理问题

        1.倾听孩子,放下身段

        成人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在面对孩子时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2.修正期望,尊重孩子

        不要过分地苛责孩子,更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学会接受孩子的不足。同时,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需要被尊重。


         3.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他们处理办法。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


        4.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交往

      为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04    绘本推荐

《今天心情糟透了》

        推荐理由:3-6岁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于情绪的控制力不强,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这本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会发泄情绪,让家长学会疏导孩子情绪。

《有个性的羊》

        推荐理由:父母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独特性,欣赏他的独特魅力,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时,孩子才更愿意开放心灵交流,并获得自信和快乐。

        健康成长,从心开始,愿我们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的内心,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呵护幼儿成长,迎着阳光,温暖前行。

编辑:综合

校对:张婷婷

一审:韩冬梅

二审:李文静

阅读 6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