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31.为了不造成负担过重,必须要有自由活动时间

十四中王伟峰
创建于2024-10-21
阅读 8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内容简介

一、原因:

‍        学生的工作日越为学校的课业所填满,用于思考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事情的时间留得越少,就越有可能造成负担过重或落后。

二、重要性:

‍        自由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能使他们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而且意味着使学习富有成效。

三、操作:

‍1️⃣作息制度:

低年级学生:9点睡,6点起;

‍中高年级学生:10点睡,5点30起。

2️⃣在作为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的下半天里,应安排能照顾学生重大兴趣特点的脑力劳动。

思维导图

心得体会

        读这本书,令我最震撼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欣赏和不放弃,极尽所能帮助每一个学困生发展智力,真正地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前几年,因高考成绩呈下滑趋势,相关部门把源头直指小学,于是就从抓考试来督促质量,并与学校绩效考核挂钩。此举的意图是好的,确实存在少数老师不用心教学的现象。政策一出,小学老师们自然不敢懈怠,谁也付不起让全校绩效考核降等的责任。上级部分给学校的压力传递给了老师,老师也不得不把这个压力转到学生身上。于是就出现了抽考年级放学晚作业多等现象,一到临近期末,学生准备四五门功课的抽考,各种卷子资料满天飞。这样,真的好吗?

        苏霍姆林斯基是非常反对学生负担过重的。他在《教师的建议》第31条,明确指出——“为了不造成负担过重,必须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他说——“学生只有不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而留出许多自由活动时间,才能学习得好”,因为“学生的工作日越为学校的课业所填满,用于思考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事情的时间留得越少,就越有可能造成负担过重和落后”,因为“学生需要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之所以需要这种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习得好,不经常感到有落后的危险.…...自由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能使他们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而且意味着使学习富有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每天读书、听讲、理解、记忆、回想、复习10——12小时,是一种力所不及的繁重劳动,归根结底会损害体力和智力,造成对知识的冷漠态度,使一个人只有学习而没有智力生活。

        事实的确如此,现在的学生厌学的年龄越来越小了,有的学生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脑袋里就嗡嗡作响,有的学生做作业拖拖拉拉不愿意动笔,有的学生看到老师拿着卷子进产室就唉声叹气,有的眼睛里过早地表现出室就唉声叹气,有的眼睛里过早地表现出了一种对学习的厌倦和冷漠。

        就像一根长期崩得紧紧的橡皮筋,没有缓冲,没有放松,会变得脆弱易断。孩子的大脑也是如此,长期充满紧张的脑力劳动,大脑也会受到损伤。前段时间正值期末复习,网传衡阳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一晚上做了八张卷子,导致自身免疫性脑炎,想想真是可怕!

        家长和老师习惯于用各种作业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一旦看到孩子没有在学习,便担心他们无所事事,虚度了光阴。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完全不同于成年人.……不考虑儿童这一特点的人,往往无法理解儿童的心灵。”

       他还教诲我们一一“不要用硬性的计划规定来束缚学生,要让他们去细看、看够。也许要拿出一整个钟头让学生各人干自己的事情。儿童的本性要求这样,不这样儿童就不可能认识和思维”。

        读到这里,我再一次提醒自己,要理解儿童对自由的渴望,要珍爱儿童在自由时空里的忘我,要努力把每一节课的准备工作做得再完备一点,把每节课的效率再提高一点,把作业设计得再科学一点,留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再多一点,“力求使有趣的、令儿童诧异的事物同时成为他们的智力、情感和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希望减负不只是一个口号!

音频分享

00:00
06:30
阅读 8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