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思想
让课堂充满激情
让教学充满艺术
让职业充满幸福
在这里记录成长足迹
在这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一、站长风采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杨慧
陕西省教学能手
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高新一小数学教研组长
二、教学风采
《时间在哪里》
——跨学科主题活动
时间是春夏秋冬,是斗转星移,是一岁一枯荣,我们热爱着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短暂又永恒,真切又不可触摸。为了让学生拥有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争做时间的小主人。我们开展了以“时间在哪里”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将抽象的时间特性融入到各学科学习中,将其转化为学生可见、可理解、可触摸的活动。
1、知识链接
本次主题是基于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综合与实践领域《时间在哪里》主题活动,结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设计而来。☆我们以寻找“时间在哪里”为驱动性问题,将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梳理,将原来5课时整合成了8个课时的学习内容,分四个阶段逐步推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有了相关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量,对于估计时间的长短、构建经过时间的模型仍然有一定难度。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最常使用和观察的是电子手表、家人手机上的时间,学生缺少观察真实钟面的生活经验,对于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关系没有深入思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零散、浅层次的。需要借助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活动目标
因此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并认识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建立经过时间和生活中事件的联系,感悟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
结合本次活动实际内容,除数学学科目标外,还设置了语文、历史、美术、体育、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感受科学计时的进步。在经历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理解美、鉴赏美,还能体会时间与竞技的联系,感受大自然中生物的生长与时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围绕“时间”这一核心内容,为学生创设寻找“时间在哪里”探究之旅的真实情境,将这一大任务拆解成5个子任务,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分阶段进行探究式、体验式、实践式学习。
(一)前期准备阶段
任务1.寻找时间的足迹——核心问题:时间在哪里?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不只是钟表上的滴答声:蜗牛的爬行、鳄鱼的心跳、竹子的生长,地球自转、人口增长、科技发明、资源消耗……世间万物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因此在起始阶段,我们设置了“寻找时间的足迹”这一任务,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时间的足迹,了解时间的多种表示形式,孩子们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发现时间在自己成长的印记中、在汉字“马”的演变中、在购物小票中、在天体运行中、在大自然的生态变迁中、在蚕宝宝的成长中......深刻感受到时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商贸中心,孩子们借助图书、网络、或打卡相关的展览馆、主题公园等方式,了解关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以及沿线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制作出一幅幅大气恢宏宽的时间轴。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了时间的有序性和单向性,又了解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共同探究阶段
任务2.探寻时间的奥秘——核心问题:时、分、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之后,活动第二阶段,我们“探寻时间的奥秘”,带领学生共同探究相关学科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时、分、秒,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识别钟表上的时刻,并结合生活经验和一系列实践操作,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体验并估计时间的长短;感悟时间与过程之间的关系,感受时间是对过程的度量,形成对时间长短的量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为后期活动的开展积累知识储备。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对时间有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为学生布置了《我的一天》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起床、睡眠、学习、阅读、运动、休闲时间,又为学生精心创设了唐小妃、李小白这两位主人公,让学生以他们为核心人物进行漫画创编,对他们的长安一日游进行合理安排,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对我们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引导学生争做时间管理小达人。
任务3.寻味时间的流逝——核心问题:时、分、秒到底有多长?
有了前期的知识基础,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1分(钟)的时间长度,让学生建立起对“秒”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我们设计了“1分钟体验馆”和“赛一赛”两个活动,分层次引领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
1.全年级14个班共开设了竞速跳绳、蹲起、背古诗、复原七巧板、口算、拍球7个体验馆”,设置了计时员、体验员、裁判员、口令员、纪律组织员等角色,学生在体验馆中可以自主选择不同角色、不同项目、不同计时方式参与活动,感受1分钟有多长、能做什么,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积累度量时间的经验。
2.课后,组织学生“赛一赛”,体验时间的稍纵即逝,使运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延展力。如:一分钟能跳多少个跳绳?弹一首曲子需要多长时间?等等,使学生大致感受到做不同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不同,学会计算经过时间,体验不同时间的长度,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三)知识迁移阶段
任务4.追寻时间的前世今生——核心问题:时间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我们都知道只有认真把握时间的人,才可得光阴的馈赠。那么,古代的人们又是如何把握的呢?你知道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的五更指的具体是什么时间吗?你知道午时三刻是在什么时候?一柱香又是多久呢?
在知识迁移阶段,我们设置“追寻时间的前世今生”这一任务,以远古时代为起点,追随着时间的脚步,开展“时间故事分享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父母等方式,了解古人的计时方式、计时工具的演变史、创意古代计时工具、创作时间小诗等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体会逝水流年的意境,感受科学计时的进步。
任务5.寻觅大自然的生物钟
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自己的生物钟,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早晨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午时花开;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及其换算关系;对时间的长短有了深刻的感知,了解了钟面的基本组成和现代计时方式等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自然知识融入数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通过制作花钟的活动,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学生伴随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巩固所学,进一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像百花一样,守时守序,在自己最美的童年里绽放自己!
(四)评价反思阶段
2022版新课标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既注重结果性评价,又关注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因此我们设计了活动过程和学生作品两个评价量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中,我们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个性展示能力、时间观念能力等,力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纵观整个主题活动,我们坚持学科立场,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聚焦核心知识,设计驱动性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运用语文、历史、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内容解决真实问题,以“做”促“学”,促进学生对时间的深度理解,知识主线、活动主线、素养主线三线并行,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知识在辨析中深入,灵感在讨论中迸发,智慧在作品中流淌,核心素养在活动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