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2024-2025年度讲题比赛圆满结束

小小
创建于10-21
阅读 31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响应黄月初校长在2024-2025学年开学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入研究高、中考试题,提升教学质量”号召,让老师们更加深入地探索高、中考语文试题,精准把握命题趋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加强高、中考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024年10月19日,“湖南师大附中语文组2024-2025年度讲题比赛”在之谟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由语文考试研究员肖莉老师主持,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陈鹤龄老师、校办公室副主任欧阳荐枫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谢兰萍老师、语文考试研究员肖莉老师、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刘芳老师、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王小姣老师担任评委,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经过精心筹备,七位青年教师围绕中高考真题,从审题技巧、解题思路到教学启示等多维度,生动展示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讲题片段,不仅精彩纷呈,更促进了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陈鹤龄老师对每位参赛老师进行了点评。她称赞周宇轩老师的课“灵活生动,以学生为中心”,王慧莹老师的课则“展现了刚从高考一线下来的扎实功底”,刘睿老师的课很好地呈现了“新锐之姿”,阳雪老师的课“注重以美育人”,江腾老师的课“气势如虹,有龙腾虎跃之感”,李栋老师的课“在守正中寻求创新”,高慧雯老师的课则“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经过评审团的严格评选,最终江腾、高慧雯、刘睿、阳雪四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周宇轩、王慧莹、李栋三位老师获得二等奖。颁奖结束后,评委们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品,并与他们以及全场观众合影留念。

       行远自迩,笃行不息。这次讲题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湖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将继续耘籽躬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以法为径,循法探芳

——观解题比赛心得

陈哲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但考试仍然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经之路。作为影响力最重大的考试,中高考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的考查,更多的是借题目来检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深度。

      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能力,练题、解题必不可少。面对同样的题目,有的学生能迅速把握要点,抓住得分关键,答题简洁却字字有力;而有的学生仓皇作答,思绪混乱毫无章法。归根到底,是在解题意识上有了差距。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课本的研读讲授,同时要做好学生答题意识的培养。

      明方法,知路径。教师带领学生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找寻到做题之径。细致读题、认真审题、找寻关键。答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对题目本身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分析题目考点与答题指向的能力,明确考题类型,具有做题思维。如周宇轩老师在讲解24年语言文字运用题时以“语境为基,精准思考”为主题,提出语用题要深入语境,提取精准信息,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做题门径。同一道题,王慧莹老师也强调突出了语境和方法,提出“文字筑境,得法于心”,在讲题中围绕考点梳理具体的答题方法,分析题目由语义到语法再到情景,层层深入,让学生学有所得。

       析答案,找差距。每做一道题,要对比答案进行分析。为何这样写,还可以如何改进,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当学生能讲出得分的原因,错误的原因,能够做点评和分析的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了答题意识。江腾老师在讲授24年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题时,特别强调要学生重做试题,从问题卷中总结失分原因,接着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解答,总结答题方法。

      作总结,探规律。解题不是题海战术,一味地刷题没有意义。学生要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和方法,由一道题扩充到一类题,总结方法,分析易错点、丢分点。在一道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题目问法建立类题概念。同时,教师需要出示变式训练来增强学生类题意识。如分析24年雨花区文学类文本第17题时,刘睿老师强调要在试题解法的讲授中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答题中能够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深入浅、由一个到一类、由现象到本质,深刻地思考。

      研文本,提思维。问题都是来源于文本,这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具有文本细读能力。探析文字背后的意义,答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样,语文答题绝不应该是套公式回答。而是厘清考点背后的思维,在精细的阅读中体悟到文章流动的思维,回答问题依据文本。换言之,阅读理解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文本里。阳雪老师对24年全国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分析便说明了这一点。“看云沐雨,洵美且异”,一方面研读文本,紧扣高考考点,另一方面,从课标出发,品文入情,落实“以美育人”的目标。

      联现实,悟生活。最好的授课总是根植于学生生活现实的,文学是人学。因此,要不断找寻文本、题目与生活的契合点,联系具体生活实际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由题目感悟人生。高慧雯老师引导学生转换身份,从讲题人、阅卷人的角度来把握答题要点,同时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示例,搭建清晰的桥梁,帮助学生思考,以一句亲切有爱的“不是吗”,让学生体悟生活,触类旁通。

      总而言之,语文答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源于对语文的热爱,复杂在于由语文感受人生。

文稿:黄依婷   陈 哲

摄影:田   蜜

编辑:肖   莉

初审:谢兰萍

终审:陈淼君

阅读 31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