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叶满枝,我们在这绚烂多彩的季节里,迎来了第27届名师之路大课堂。
秋天,不仅是自然界收获的季节,也是心灵与智慧成长的最佳时期。2024年10月18日—20日,在古都西安的秋日暖阳下,咸阳铁小12名优秀教师,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本次为期两天半的名师之路“双新”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任务群构建与项目化学习教学观摩研讨会中,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2024.10.18
10月18日,梁昌辉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引入大单元教学的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其核心目标是教导学生如何在寓言故事中深入思考。
梁昌辉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一课,从儿童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比如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展开识字教学,看图识字、换偏旁识字、加一加、字源识字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科学化,形象化的情境中,提高识字兴趣和效率。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时,能做到理解到位而且拓展得当。一个“沿”字,一个“无边无际”让我记忆深刻。学生们看着图片说“井沿”,是井的口子,就是井口的一圈,最后终于说出是“井的边”,老师顺势拓展,桌子的边叫“桌沿”,帽子的边叫“帽沿”,床的边叫“床沿”。这个训练让学生不仅深刻认识“沿”的意思,连运用也能自如了,真是拍案叫绝。“(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生有的回答大海,也有森林,还有沙漠等等。这样的句式训练与前面提到的“沿”字,可谓异曲同工之妙。在指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还创设了情境,让学生看图想象,让学生在趣味中练习说话,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季勇老师在《寒号鸟》这节课中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们的朗读声情并茂,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寒号鸟为什么会冻死?”“如果你是寒号鸟,你会怎么做?”等。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故事的寓意,也培养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堂课还注重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述寒号鸟的悲惨结局,引导学生明白“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不要像寒号鸟一样得过且过。这种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要说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秋天》,他的教态始终如清风拂面,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薛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课文第一节的朗读上,薛老师一反以往教师范读的常态,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拼读,虽然花费的时间远比范读多,但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更快地真正学会拼音的运用,在这堂课上,无论是教学的设计,教师的语言,还是多媒体材料的运用,都致力营造一种“境遇”,让学生连接自身的经历,感知丰富的形象,获得充分的体验。比如从生活中发现秋天的变化,薛老师通过课件展示秋天典型事物的模样,如红红的高粱,黄澄澄的柿子,枯萎的叶子……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同时他还立足儿童立场,通过由易到难、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感受秋天的美好,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建立课堂阅读的初印象。
2024.10.19
孟强老师创设生动情境,上了一堂生动多彩的语文课《秋天》。课堂教学中,读写练相结合,环节紧密,教学内容扎实。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孟强老师利用字理识字教学,让学生了解象形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好的让学生识记与理解字意。
阅读教学中,从词到句的朗读,让句子由读对到有感情,充分体现出课堂的语文味。
在读文的基础上,讲练结合,看图填词,看图说句。教学与检验相结合,更好的了解到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课堂最后的拓展,孟老师带领学生穿越古今,了解古人笔下的秋,更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古诗文,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徐俊老师从单韵母的发音,过渡到复韵母,最后再组成音节,整个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复韵母《ai ei ui 》的汉语拼音课。
徐老师用“哑巴拼音”的方法,让学生看口型变化去猜拼音宝宝。通过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游戏方式将所教授的内容呈现出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寓教于乐!
整节课,徐老师是讲练结合,师生互动。情境创设生动形象,气氛融洽!
曹爱卫老师所讲的《四季》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课文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采用简单的句式,让学生易于模仿,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中,曹老师不断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节奏和美感。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后,曹老师也会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例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说说自己在不同季节里的感受;或者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四季的诗歌、故事等,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李小燕老师带来的是《刘胡兰》,他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刘胡兰面临的严峻考验。通过对课文的指导朗读,如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坚定的眼神、铿锵的话语,李老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刘胡兰的勇敢。提问与讨论环节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思考与交流中不断深化对课文的思考和理解。同时多样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在这堂课上不仅掌握了生字、短语更是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运用。
2024.10.20
周运金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辅助,成功地将学生带入到曹冲称象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周老师还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紧扣课文内容,而且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从“为什么官员们无法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一基础问题开始,逐步过渡到“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用船来称象?”和“如果曹冲生活在现代,他会选择哪些现代工具来称象?”等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在王瑶老师的课堂上,我有幸见证了一场关于诚实与沟通技巧的深刻讨论,以及一次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王老师以《一封信》这篇课文为引子,巧妙地提出了一个创新性问题:“妈妈是在教露西撒谎吗?”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涟漪。
课堂上,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妈妈其实是在教露西如何以一种更委婉、更积极的方式去表达,以避免给远方的爸爸带来不必要的担忧;而有的同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即使出于好意,也应该坚持诚实的原则,不应该有丝毫的隐瞒。这场讨论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他们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
付雪莲老师在课堂前对所有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低年段的课文教学,究竟是先识字再读文,还是先读文再识字呢?
她认为,十几个字在一个版面上一遍一遍地读,是十分功利,十分困难的,这样识字,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权利,好像老师在帮孩子扫清认字的障碍,但其实孩子就应该在文本中识字,就像把鱼养在海洋里一样,让他去遇到困难。然后,孩子可以去问问拼音,问问字典,问问老师,问问同学,甚至问问网络,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们应该勇敢地让孩子成为独立的阅读者,那么让他去先读文吧,遇到困难磕磕绊绊,那是很正常的,战斗的经验只有在战斗中才能积累起来。
一位名师,足以点亮无数学子的智慧之光,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宽广的人生道路。作为教师,应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教师培训则是传承教育智慧、提升教学技艺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博采众长,通过培训,更有效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编辑:邹万荣
审核:张力
终审:刘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