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 赓续红色血脉

文山东实验小学2020级6班
创建于2024-10-20
阅读 31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04:04

——洒戛竜红色文化主题研学小社团活动

      洒戛竜,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点燃文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

      洒戛竜,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天气晴朗,文山东实验小学2020级(6)班到文山市德厚镇洒嘎竜村,开展“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洒嘎竜红色文化主题研学小社团活动,参观红色文山历史展陈馆,听文山名人故事,亲身体验历史活动实践,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感,感知革命先烈们的博大胸怀,赓续学生红色血脉。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红领巾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追溯先烈之辉煌,瞻仰先烈之音容,承继先烈之精神。

      走进洒嘎竜红色教育基地,聆听讲解,观看历史陈列品,学习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了解王德三等共产党员在洒嘎竜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不畏艰难、舍身革命的高尚情怀,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洒戛竜革命旧址——洒戛竜大院是个四合院,院内古柏苍劲,百年桂花树枝繁叶茂,散发淡淡的清香。在门柱上,悬挂着“一片丹心为革命,誓将头颅报中华”的对联,醒目震撼。1926年,李国栋和当地群众开办新式教育,在洒戛竜传播新文化、新思想。1927年12月,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到文山并指示建立中共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

      洒戛竜具有“四个第一”史实(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云南省第一个少数民族武装游击队、云南省第一个儿童团组织、云南省第一个向少数民族宣传的经典之作《苗夷三字经》)。

        洒嘎竜党支部是1927年12月省委书记王德三到文山指示,要在这里成立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建立了中共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洒戛竜支部。党支部成立以后,就领导着先期成立的洒戛竜劳动童子团。组建成立了洒戛竜农民协会,成立了小塘子苗族农民武装游击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1929年,发展壮大起来的小塘子游击队,成功击毙了老寨大地主李增辉。摧毁了国民党在德厚一带的大地主营垒,动摇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该地区的统治根基,小塘子游击队因此成为云南省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游击队,被写入《中共云南地方党史》。

      参观红色文山历史展陈馆。文山市德厚镇洒嘎竜村红色文山历史展陈馆是以党在文山发展历史为主线,全景展示各历史时期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辉煌历程,全面展现新时代边疆各族人民“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生动实践。

       展陈馆通过历史文献、红色实物、照片、影像资料等,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山各族人民,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激情似火的建设年代、风云激荡的改革大潮、新时代的奋斗时光,坚持“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的坚定信念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在文山古老神奇的红色大地上,书写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壮丽诗篇。

      在多媒体教室,同学们观看州少工委制作的宣传视频,举行了学习体会分享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谈体会,大家深刻认识到革命烈士和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真正把对革命先辈的敬仰转化为自觉学习、增强本领的实际行动,争做时代先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同学们表示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新时代少年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先辈们一样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好好学习,时刻准备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阅读 31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