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观摩名师课堂,追随名师之路。为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10月18日至20日洛滨小学二年级四名教师带着对学习的渴望、对教育的执着奔赴西安,参加第27届“名师之路”教学观摩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精研新课标 深耕新课堂 走进新教材”。
名师引领 成长赋能
学习中,老师们与名师近距离接触,先后聆听了季勇、蔡海峰、薛法根、李祖文、徐俊、周运金等十九位名师专家带来的示范课和讲座,三天的会程,是听觉的盛宴,更是一场思维碰撞的头脑风暴。
季勇老师执教的《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季老师采用角色思维、作家思维和生活思维来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充满着辩证思维的色彩。引导学生明白青蛙和小鸟没有谁对谁错,他们有各自的思维方式,续编故事让小鸟飞到井底去看看,小鸟自然就能理解青蛙视角。在课堂中以读代讲,以辩引思,以拓作练,让语文课堂更有思维深度。
蔡海峰老师执教的《寒号鸟》为我们展示了“为什么而教”的课堂样态。蔡老师抓住关键词“邻居”和“却”,给学生表达的支架,让学生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同时又锻炼了言语表达能力。带着孩子们在读寓言的过程中,感悟寓言故事的魅力,寻找故事中自己的“影子”,联系生活找找生活中谁是寒号鸟?谁是喜鹊?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会思考。
梁昌辉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课中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讲一讲故事体会人物语气,在语气把握中感受种葫芦人的态度。再链接生活有效地建构学习任务,联系生活,劝劝身边人,使孩子们在读中学,学中体验,学中迁移,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明白小故事中的大智慧,并培养其思维能力。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秋天》一课以拼音学习导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由短句到长句教读、试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将课文读得快、读得熟,联系生活让孩子亲身感受说一说秋天的变化学以致用,达到语用训练的目的,最后通过分类找规律掌握“一”的变调规律,整节课引导学生品读发现感悟,让学生学会语言、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从而爱上语文课。
李祖文老师执教的《狐假虎威》一课引导学生敢于挑战自己,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出示《战国策 楚策一》中的文言文版,引导学生对比比较发现其中的联系,明白故事寓意。
于芳芹老师执教的《日月明》一课是一篇字理识字的集中识字课文,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通过场景识字、对比识字、情景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揭示了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整堂课因形索义,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着汉字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以及主动识字的热情。
李小燕老师执教的《刘胡兰》一课。开展识字写字、课文朗读训练。在识字写字环节,让学生用多个词完整地说一句话。进行集中识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扎实开展字词训练。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语气感受人物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最后感谢像刘胡兰一样伟大的人物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升华情感。
周运金老师执教的《曹冲称象》,周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穿越的情境,让学生以古人的视角思考称象,从而感受小曹冲的大智慧。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周老师通过不断的抛出问题,追问学生,从而进一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拓展学生思维,将语文与生活融通,连接课堂与生活,灵动地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王瑶老师执教的《一封信》通过露西给爸爸写的两封信,引导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不同的心境看到的事物也不同。王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走入人物内心,引导学生在对比中选择乐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与分析,形成初步的思维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师在生字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生字,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识字方法。
付雪莲老师执教的《玲玲的画》在授课过程中一直强调“境随心转”这个词,在她的课堂上也一直在践行这个词。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玲玲”这个人物内心,把自己当成玲玲,从而把玲玲“得意、伤心、满意”的心情变成自己的心情,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进一步内化为“只要动脑筋思考,坏事也会变好事”,到最后学生可以完整地讲出这个故事有所生成。
学有所思 行有所获
参与培训的老师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聆听、用心记录。并在活动中充实,在交流中收获,在合作中共进,在感悟中提升,更新教育观念,携手走在教育革新的道路上。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此次培训,教师们近距离领略名师的风采,感受他们非凡的教育智慧、丰富的教育经验、领先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艺术。期待我们的老师能够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不断激发教育灵感,积极落实课程新标准,更新教学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进一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