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妄集】—施龍佛教藝術作品|VOL.02

施隆多夫
创建于10-19
阅读 4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虛妄集】

‍施龍佛教藝術作品新賞

[2021—2024]‍

VOL.0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


‍‍

當代藝術的畫面上,經常流淌著藝術家們

潛意識里無處不在的破壞性。

‍從哲學的角度看,破壞性是解構;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這是現代人的集體無意識。


‍破壞性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印記,它反映了

‍現代人的不滿情緒,

‍人們渴望抵達更加深刻的真實。

破壞的意義,

‍其實就是新生。



‍唯有深察人間苦難,

‍方知慈悲與安詳

‍從來都不是

輕浮甜俗之美。


‍觀照靈魂與內在,

‍比著眼於形式和語言的創造,

‍迫切得多。

摧毀的衝動,

‍同時也是創造的衝動。


‍與變幻無常的不確定性同行,

‍在放任與克制之間

尋求一個切入點。

施  龍

祖籍浙江,1976年生於蘭州。

職業藝術家,1994年畢業於前西北民族學院美術系,並組建地下樂隊,活躍於蘭州地下音樂圈。後進入 中國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繼續深造。

2002年—2012年供職於北京某中央在京高校,並參與籌建新中國首個文物專業。職業生涯涵蓋人類學與 民族學、文物研究、考古學、東方古典藝術研究、高校文物與藝術教育、刊物責編、美編及當代藝術創 作等領域。

2006年前後開始致力於傳統文化、古典藝術當代再殖力課題方向的創作與研究。

2012年移居雲南大理,專事個人創作與佛教藝術教學、兒童自由藝術教育至今。

2017年與歡慶聯名發表《誰之歌—歡慶/施龍墨本樂集》,並獲各界廣泛好評。

2020年開始佛教藝術當代化的課題研究、實驗與創作,嘗試以敦煌莫高窟及古龜茲克孜爾、柏孜克里克 、庫木土拉等在內的石窟壁畫與古代佛教藝術文本作為原始材料,進行當代化處理的藝術實踐項目至今 。

2021年自駕摩托車,苦行12000余公里、歷時113天,遊歷雲南、四川、甘肅三省,進行了名為[佛影北 望|法相西尋]-2021探訪 的古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及石窟遺址的田野實地考察。

施龍佛教藝術新賞

莫高窟205窟|西壁北側|施寶觀音|盛唐 | 公元712~781年


紙本水墨  綜合材料  未托裱

130cm X 66cm 

2022.08  雲南·大理


‍莫高窟205窟西壁北側一鋪觀音中,觀音戴化佛冠,微微低頭,提左腳,款款而行狀,左手持淨瓶置於胸前,右手自然下垂,大拇指與小拇指捏一念珠,前方站立一俗裝女子,左手持長柄香爐,右手作接受觀音念珠狀,抬頭仰望觀音,身後站一男裝侍從(應為女扮男裝的女侍從),捧一較大的供物。《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圖版121,即為西壁北側觀音,圖版說明:「下部均為盛唐畫觀音與女供養人。據《法華經·觀音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現身普渡眾生,解脫苦難;只要稱其名,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在藥師淨土,觀世音菩薩又是八尊接引菩薩之一,有求必應。圖中高大的菩薩俯首向著人間的女子,伸右手將念珠遞下,以示接引。人間女子手持香爐,後隨侍從,虔誠供養。」(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圖版121圖版說明。文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2019年1月第6次印刷,ISBN 978-7-5010-3202-0。編者)

‍莫高窟原作

‍—————————

文字及彩圖來源:

《敦煌學集刊|2010年第一期》所刊《莫高窟205窟施寶觀音與施甘露觀音圖像考釋》王惠民 著(敦煌研究院 考古所)

中圖分類號:K897.2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1-6252-(2010)01-0058-8

圖五來源: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圖版121。

敦煌研究院 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2019年1月第6次印刷,ISBN 978-7-5010-3202-0。

莫高窟444窟|阿彌陀佛說法圖|盛唐 | 公元712~781年

  


紙本水墨  綜合材料  未托裱

130cm X 66cm 

2022.06 大理


‍圖中畫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須彌座上,手作來迎印。左側蓮台上觀音菩薩手持净水瓶、右側大势至菩薩手持蓮花,象徵悲、智二門。佛座前設供器,下有蓮池,上有寶蓋、花樹及身后茂林修竹,邊飾環繞,富麗堂皇,是典型的盛唐作品。

壁畫原作外飾六角龜背紋邊框,富有装飾效果。

莫高窟原作


‍‍—————————

文字參考: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圖版說明179

敦煌研究院 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2019年1月第6次印刷,ISBN 978-7-5010-3202-0。

 彩圖來源: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圖版179

敦煌研究院 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2019年1月第6次印刷,ISBN 978-7-5010-3202-0。

莫高窟320窟|西壁龕內北側|菩薩|盛唐晚期  |  公元712~781年


‍紙本水墨  綜合材料  未托裱

130cm X 66cm 

2022.08  雲南·大理


‍此窟建於盛唐晚期,甬道存宋畫,主室覆斗型窟頂,平面方形,西壁開一平頂敞口龕。龕內塑像存一佛、一弟子(迦葉)、二菩薩,浮塑背光兩側畫八弟子、二菩薩。

莫高窟原作

‍—————————

文字及彩圖來源:

《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第四卷》圖版1。

敦煌研究院 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2021年1月第7次印刷,ISBN 978-7-5010-3806-0。‍

【古佛與露柱交參】

‍——施龍水墨觀察小記


‍作者:王瑾琦


‍「我是一條龍,沈睡了一千年。

女人是天生的盜墓賊。」

    


‍我特別喜歡龍,比那些人更喜歡。龍不說話,不讓人費腦子,我喜歡它主要是這一點。在這麼長歷史、這麼多務實人住的地方,竟然能對一個不真實的物種這麼認真,這也是我喜歡的。

    


‍我的朋友里有一位畫家名字裡有龍,習性也好蟄伏,它的畫又黑又長又寂靜……似乎讓我看到了千百年前那些為佛造像的工匠們,他們像不像今天的自媒體女主播?或者說他畫的不是佛像,是他過去、現在、將來要遇到的人,我一直在找我是哪一尊。

    


‍他畫的佛像不是深藏功與名、深藏戒定慧的問題,而是深藏高科技、黑科技、未來科技的賽博朋克佛,或者是AI 佛(一旦AI摻和進來,人情世故都會變得無趣,AI佛會逼著人類向不悲不喜的方向進發)。現在誰還會數十年一日的畫佛像?我見過很多人抄的佛經,哪怕是趙孟頫也免不了抄著抄著就亂了心性,開始和管道昇研究疏通管道的事情,即便是鄧石如如石般堅固圓滑的篆書,我也能嗅到他的魔性。在我看,敢常年在外打工的丈夫都是狠人,敢常年抄經畫佛的藝術家更是狠人中的狠人。(我得多結交一些狠人朋友……可能名字裡有「龍」才能壓得住……)觀他的畫,我也在嗅他的魔性,發現他是溫和的。「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呀,人到中年都變得格外開恩了,失不失望呢?藝術有時候就是一種失望。

  

  


‍「風比雨便宜,牛比馬便宜,刀比劍便宜,情比愛便宜……」畫美在比電影便宜,文字美在比畫便宜,就讓我用法昌倚遇禪師的一段文字來描述對施龍水墨的觀察吧:


‍汝若退身千尺,我便當處生芽。

汝若覿面相呈,我便藏身露影。

汝若春池拾礫,我便撒下明珠。

……….


‍‍2024.3.25.02:10

王瑾琦,作家、音樂人。

師承古琴演奏家姚亮先生,2010年創辦「蘭山琴館」,從事古琴教學,音樂、舊體詩創作工作。為《唐朝詭事錄》等多部熱播影視劇古琴配樂,《沈默的證明》等影視劇作詞。

‍發行音樂作品有《盛世乞丐》、《求仙之路》、《讓世界感受廬山》等三十餘首,出版文學作品有《見梅思遷》一書,獲得第二十二屆北方優秀文藝圖書獎。‍




‍後  記

‍——作者自述

一、作品產生的初步情況:

本系列作品的創作,開始於大流行病COVID—19爆發初期的2020年春節期間。在目睹與經歷了諸多荒謬和悲涼的事件之後,使我對於佛教的精神以及佛教藝術的意義和價值,產生了相較於此前更加深刻的體悟和理解。從認知水平上來看,這無疑是一個質變!

如果從學術角度講,這批作品的創作動機,則旨在探討「將古代佛教藝術文本當代化」這一課題的可能性。試圖將個人處於後工業時代情境下的宗教體驗、精神意識及超然感受,通過水墨媒材嵌入到古代佛教經典文本之中,以期實現古代藝術文本的當代化處理這一目標。

系列作品所採用的原型文本,均來自於敦煌、新疆等地石窟壁畫中的佛教形象。在高度尊重原始文本造型形象的前提下,對所使用的繪畫媒材自身存在的諸多可能性、及其視覺呈現對於感官反應的綜合作用力,進行了較為深入與大膽的實驗和探索。

二、[佛影北望|法相西尋]2021-探訪 田野考察的影響:

經過為期一年的反復實踐後,在2020年底最終完成了3幅作品。在基本滿意和激動興奮的同時,亦深刻感受和認識到以往在此類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對傳統技術語言的自我訓練,已成為創作繼續深入下去的嚴重障礙與制約。與此同時,因偶然機緣看到了一些四川境內古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遺址的相關材料,這使我產生了實地觀摩與深入考察的迫切需要,以期尋求更多資料與啓示,並試圖以此來衝破固有意識與技術語言層面的諸多桎梏。經過一個多月的資訊蒐集與匯總,形成了名為 「[佛影北望|法相西尋]2021-探訪」的田野考察計劃。

2021年3月10日於雲南大理出發,自駕摩托車北上四川雅安,自西向東依次尋訪考察了洪雅、丹稜、夾江、樂山、青神、眉山、仁壽、資陽、樂至、安岳、遂寧等地的眾多摩崖石刻遺址。爾後又自遂寧向西折返,自成都由南向北繼續考察了蒲江、新津、邛崍、綿陽、梓潼、廣元等地的摩崖石刻及寺觀壁畫等遺存。

2021年4月末,自廣元繼續北上進入甘肅,繼續對隴南、隴東地區的天水、莊浪、華亭、平涼、涇川、慶陽、寧夏南部固原等地的佛教石窟遺址遺存及當地博物館進行了深入細緻地考察參觀。爾後一路向西,經蘭州進入河西走廊,對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肅南馬蹄寺石窟群、酒泉文殊山石窟及當地博物館進行考察參觀。爾後依舊向西,最終拜訪了瓜州榆林窟及敦煌莫高窟。至此,此次田野考察計劃最終圓滿完成,並於2021年6月30日返回大理。

此次考察收穫巨大,從田野遺址中獲取了數量頗豐的創作方案與素材。目前所進行的佛教題材系列創作,對我而言只是一個非常初步的階段。下一階段將會進行把石窟造像及摩崖石刻的諸多視覺因素嵌入、移植到平面繪畫的佛教藝術創作中來的、更加深入的嘗試與探索。

施 龍‍    2023.04.03

‍寫在雲南大理國際藝術家園

‍‍

阅读 4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