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作品。共分为八个乐章,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及顽强的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现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2019年9月28日上午,九三学社枣庄市委部分社员在新城天穹的市井书店举行读书会,我分享了这本我一直珍藏的,1985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河大合唱》。
书里面记有冼星海写的《黄河大合唱》的手稿,创作过程及毛泽东、周恩来为《黄河大合唱》的题词。
《黄河大合唱》创作的背景:
1938年的冬天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剧组到吕梁山地区工作,路过陕西宜川壶口,看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及两岸人民的痛苦生活,激发了诗人的写作欲望,回到延安后,他写了一首长诗《黄河吟》。除夕的晚上由诗人亲自朗诵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非常激动,一把抢过手搞要为黄河吟谱曲。仅仅用了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1939年4月13日由鲁艺合唱团100多人首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黄河大合唱》响彻了青纱帐,响彻了大江南北,响彻了全中国!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2019年10月2号上午在枣庄东湖市中区文化馆,我又给部分音乐爱好者讲解了《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欣赏。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表现了黄河的船夫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
此歌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唱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黄河!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我们在你面前,献上一首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第四乐章《黄水谣》混声合唱
我自弹自唱大家欣赏这部叙事性的三段体歌曲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与混声合唱
这是一首男声对唱、重唱与混声合唱歌曲。通过黄河岸边两个老乡的相互问答攀谈,表现出两个人共同的身世、共同的遭遇、共同的仇恨、共同的决心——为国当兵,一起打回老家去。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这一段是一个绝望的妇女的内心独白。这个妇女的丈夫流离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儿子也被日本鬼子杀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给糟蹋了,最后不得不跳入黄河母亲怀抱自杀而死。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我示范演唱这首歌曲让大家现场欣赏,明显感觉自己专业还是要加倍练习,尽量做到人老嗓子不老!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
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它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风在吼~风在吼~风在吼~~~马在叫~马在叫~马在叫~~~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它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轮唱时“龙格龙格”的人声伴唱,听来变化无穷,情趣横生,增强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气氛。巧妙地隐喻了抗日武装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于汇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将压倒一切敌人,显示了英雄民族的伟大气魄。轮唱之后的一大段器乐间奏,不仅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又为结束段转向高潮作好了铺垫,使结束段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决心。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是一首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尤其是歌词中“黄河在怒吼”、“扬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充分展现了全民抗战的战争态势。
另外。这首歌曲还运用主调与复调的混合写法,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象征东方巨人为最后胜利发出呐喊,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歌词非常具有震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