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不是笨小孩》有感

黎彬
创建于2018-11-14
阅读 37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10日有幸聆听了华应龙老师的数学课《我不是笨小孩》,可以说是听得心潮澎湃,感触颇深:数学课竟可以如此简约而有深度!现在翻开听课笔记,再次回味起华老师的这堂课,心中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能听华老师的课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是作为一位听课的老师发自肺腑的声音,打心底羡慕华老师的学生们。这堂课与其说是一节数学课,不如说是一节教育之课。它不仅仅是带着学生一起探讨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是带着听课老师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真谛,就像华老师说的“我不只是数学”。“不只是数学”这几个字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立场就是儿童立场。

       课后,我关注了华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华应龙化错化人”,看了好多篇华老师关于数学教学的原创文章,同时也在网上搜索了华老师的一些报告和文章,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位老师的术业专攻,看到了一位教育者对儿童的专业研究。回想《我不是笨小孩》这节数学课,我发现华老师在课堂的细节中彰显了一位名师的风采,在教育的智慧中展现出学生的无限可能。华老师课堂上及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诸多经典语句让我获益无穷,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二。

        一、“憋着,别说”

       作为老师,我们在上课或者听课的时候都希望孩子们很快发言,老师们都会有一个担心:“我的问题出来了,孩子们怎么没有发言的?”我们会希望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发言才好。而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我却听到了另外的一种声音:“憋着,别说。”憋着不说,并不是真的不说,他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所以,让先弄明白的孩子“憋着,不说”也是尊重所有的儿童。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有的孩子思维敏捷,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的孩子则需要不断的尝试才能解决。如果思维敏捷的孩子一下子说出了答案,那么这样就破坏了一些还在思考中孩子的思路,影响了他们的思维,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中都能真正的思考,通过思维的活跃而达成学的意义,这就需要老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时间给慢的孩子。 “憋着,不说”,才能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去平等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对儿童真正的敬畏,才能真正的做到“教”是为了“学”。

        二、“数学不是做明白的,而是想明白的”

         华老师说“数学不是做明白的,而是想明白的。”孩子不会做题,常常是不会想,不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去想。只有想明白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教学中,当学生不理解题意,找不到5岁和71岁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华老师一句“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举例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举例画图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由扶到放再到收,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借助直观,如语言直观、图形直观等,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中分析、判断、概括、运用,达到抽象水平,不断完善富有层次性的数学课,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是有用的方法。在华老师的数学课上,教材不再是学生的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素材。华老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借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名言,教会学生遇到不懂的关键句时可以多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勇敢地去“投石问路”,即运用策略;在举例验证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提出“题试三回、定能生慧”。华老师在课堂中经常问学生“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是怎样想的?”这几个问题,积极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在对话中尊重学生,发现儿童思考的独特之处,正如华老师所提倡的“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让学生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整个探索过程,正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那样“暂时不说”,教师也做到“暂时不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去调整、去验证……华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去设计、实施、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来水平的基础上都获得提高。

       三、“错得好”

       华老师的课不避讳学生出现差错,相反由于学生的出错而精彩,面对学生的错误,华老师面带微笑发自肺腑地对学生说:“你在思考了,感谢你的错误让同学少走弯路”。教师和学生正确面对这些差错,从差错中悟出道理,有所收获,一节课才更有思考的味道。正所谓“正确的,总是千篇一律;差错的,总是多姿多彩。”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差错的正确态度,即数学的理性精神,化错教学研究有三个过程,即“错的好” “多飞一会”和“拾起来”。学生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不仅要分析思考错误的原因和改进方法,还要进行思维对话,经常问问自己“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不会有新的可能?还可以有新的问题吗?”,在自我对话过程中鼓励学生回顾与反思,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理性精神和从错误中学习的良好品质。最后学生找到了出错的原因,反思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你不说,我能等”

      在课后分享提问环节,开始老师们有点拘谨,华老师很幽默地说了一句:“你不说,我能等。”这时候,我内心深受触动,耐心不就是大师风范的很好体现吗?由此我想到了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当孩子不说、不回答的时候,老师如果马上把话接过来说,那么则会培养孩子思维的惰性。没有老师等待提问或者回答的时间,孩子就会想“我不想,没问题,老师会说的。” 当你给他一个底线的时候:“你不说,我能等。”他们就会想:“赶快想,因为不说的话,老师是不会往下讲的。”所以,有的时候孩子思维的懒惰都是我们老师培养的,我们就应该教孩子们怎么去思考。

   “我不只是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洞察数学本质的眼光,但又绝不应该止于数学,更要能看到学生全面、有个性而又有自信的发展。

阅读 37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