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 大米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食用功效。适量的大米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

课程起源

近期在吃饭时,发现一些孩子对米饭的香味和口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询问米是如何来的。“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许多小朋友并不知道我们所吃的“饭”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又有哪些用途呢?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开始了一段孩子们和米的探秘之行。

教师反思: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需要随时关注孩子们的兴趣,通过孩子们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
寻米之旅

为了开展这个活动,小朋友们在家里、超市等地方开启了寻“米”行动。寻找不同种类的米,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米的多样性。

教师反思:
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在寻找米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了各种米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且积极交流自己的发现。这表明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各种各样的米

由于米的种类非常多,我们接触较多的则是大米,小米,紫米,糯米。幼儿园经常会给小朋友蒸白米饭,紫米饭,小米与白米饭,燕麦与大米等等美味的主食。

认识水稻

水稻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种子萌芽、幼苗生根、插秧、分蘖长大、拔节抽穗、成熟丰收几个阶段。
从一粒种子到丰收的稻谷,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精细的管理。水稻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也充满了科学和自然的奥秘。

认识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中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用一生耕耘造福我们,把对祖国的热忧结成饱满的稻穗。他曾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正是因为他,才让我们国人的脊梁挺直了,让我们的肚子吃饱了。

教师反思:
基于中班时期带领小朋友们种植过小麦与大麦,从播种到收获的经验,小朋友们在认识水稻时比较容易理解。大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观察实物。小朋友们也通过一对一倾听方式呈现出自己对这次活动的理解与认识。但也有个别幼儿在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和引导。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更加关注这些幼儿,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科学小实验《筷子提米》

有趣的实验,准备开始了。
材料准备: 大米、矿泉水瓶、筷子。
实验步骤:首先要把大米倒入空的矿泉水瓶里,一定要倒满一点,再又把筷子插入米中,最后一步很重要,把米压实,这样就能把米提起来。

在老师的讲解示范后,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这个有趣的实验。
小朋友实验过程中,小朋友从一根筷子到两根筷子,再到一根筷子,从大塑料瓶到小的玻璃瓶,一次一次的重复实验,才有了最后成功的画面。

操作过程中小朋友不小心将米粒洒落在地上,立即拿来小扫帚和小簸箕开始清扫!由于大米的颜色与地面颜色很相似,在清扫过程中小朋友格外细心。
筷子提米的原理
筷子提米原理主要是利用了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当筷子插入装满米的瓶子中,筷子、米和瓶子之间会产生静摩擦力。由于米被压实,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当这个摩擦力足够大,能够与米的重力平衡时,就可以用筷子把米提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大班幼儿们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的神奇,还对摩擦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大胆发言,充分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同时,这次实验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
故事《一粒米的奇幻旅程》

本次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幼儿不仅加深了对大米的认识和了解,还学会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米”的探究还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与“米”一起游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