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深耕实践课堂——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承办广昌县2024年“名师带学科”第二十六次活动

细沙
创建于2024-10-18
阅读 30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 教”以共进,方能磨砺课堂,“研”以致远,定能柳暗花明。 根据县委、县政府“强师提质”文件要求以及县教体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秋季学期全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广教体字〔2024〕190号)安排,为充分发挥抚州市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广昌县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县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均衡发展,2024年10月18日,由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千善九年一贯制学校、广昌县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承办,抚州市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协办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2024年度第26次教研活动在广昌县千善九年一贯制学校成功举办。

 广昌县教育体育局党分管领导刘梅才,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刘小毛、教研员张先庆、教研员钟贤英,广昌县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及其工作室成员,以及全县各校英语教师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新教材背景下立足学生发展的小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研主题展开,通过课例观摩、讲座学习与研讨交流,引领教师探索新教材背景下的实践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一、课例展示秀风采

本次课例展示由广昌县小学英语唐璐名师工作室成员冯佳老师带来了一节三年级上册《How are families different? B Let's talk》示范课,千善学校吴宇燕老师带来了一节六年级上册《Ways to go to school? A Let's try&Let's talk》研讨课。

课堂伊始,冯老师用游戏《点头yes摇头no》既复习了旧知,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创设了陈杰到Sarah家做客,发现很多照片,用句型Is this…?/Is that…?询问Sarah家人的对话背景。接着,冯老师借助实践性作业单,采用“五步探究”教学法展开教学。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1.理解对话大意,并认识sarah的家庭成员;2.听、说、认读Is this your sister?No it's my cousin./Is that your brother?Yes,it is.3.朗读、表演对话。4.听录音或看动画时模仿说话者的语音语调,感知句子的升降调。(二)学生进行尝试学习:PPT出示Sarah和表姐的合影以及Sarah弟弟的照片,询问,Look,Who is she?Who is he?让学生猜测,进行尝试学习。 (三)学生熟悉学习方案,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依据学习方案,学生通过听、读、划、连、选、演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五)评价学习:围绕实践性作业单,汇报学习成果、核对答案,进行展示评价。

接着,千善学校的吴宇燕老师带来了一节六年级上册《Ways to go to school. A  Let's talk》。

吴老师首先通过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猜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接着,吴老师借助实践性作业单,采用“五步探究”教学法展开教学。(一)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感情的朗读并理解对话;会用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usually / sometimes come on foot /by bus.介绍自己的出行方式并询问他人的出行方式。(二)学生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课文视频,初步了解Amy Mike,Mrs Smith的出行方式。(三)学生熟悉学习方案,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依据学习方案,学生通过读、划、说、选、演问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五)评价学习:围绕实践性作业中第2、3、4、6点进行展示评价。

二、名师讲座促成长

唐璐名师结合冯佳老师的课例做了题为《新教材背景下立足学生发展的小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讲座。

唐名师从三年级英语教学现状、新教材特点、新教材体系结构和教学策略与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她指出新教材有以下六个特点:1.注重涵养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素养本位的单元整体设计;3.聚焦主题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4.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共同基础与差异化需求;5.加强学科间的关联,注重适教利学的教材设计;6.建构并促进实施“教-学-评”一致性。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结合课例,她分享了以下四个教学策略和方法:

1.依据学情,精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2.围绕主题,进行大单元教学。

3.开展项目化学习:(1)确立项目主题,项目化学习应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历,确立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项目主题。(2)设定教学目标,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应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3)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体现项目化学习的进程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如: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进阶任务,开展组间交流、搭建展示平台等。(4)关注项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项目设计应真实反映学生的生活经验,逻辑性强,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有逻辑的学习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5)关注语言学习与运用:项目化学习应凸显学科的属性,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6)评价与反馈: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合作、表达、探索、思考等能力的提高,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

4.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研讨交流聚共识

教而不研则浅,在精彩的讲座之后,两节课的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后反思。随后,与会老师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课后研讨与交流。

第一组教师代表发言:

冯佳老师的课通过Sarah邀请Chen Jie到家中做客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为用英语谈论家庭成员创造了真实的语境。采用“五步探究”学新知的方式,先学后教,让学生逐步理解对话内容,并学习谈论家庭成员情况的句型。多媒体技术如手机投屏、IPad点读有效辅助了课堂教学。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问题探究的深度、合作交流的指导、实践应用的广度上进行改进。通过这些改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理解。如尝试学习除了看视频选单词,可以让学生尝试询问同学的家庭成员情况。

吴宇燕老师的课通过五步探究实践性教学法,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了不同上学方式的英语表达,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有机会相互交流和练习语言,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对于难点频率副词,老师运用了数学里面的百分比帮助学生区分,学科融合,相得益彰。吴老师个人如能在语言表达上增加一些感染力课堂将会更加出彩。

唐名师的讲座缓解了三年级新教材带给老师们的焦虑,建议老师们多读教参,并用好教参。

第二组教师代表发言:

两节精彩的公开课和一堂专业性讲座让我们对新教材和五步探究教学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教材的处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把握和使用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冯老师的这堂课导入部分运用chant韵律的方式即可以起到复习作业,也可以活跃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初步感知、输入了回答Yes,No.冯老师还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学习,在课堂上给小组内配置了IPAD,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哪里不会点哪里,帮助学生精准解决语音方面的困难。吴老师的课对重难点把我精准,同时注重引导,把课堂更多的交给了学生,在频度副词的学习时运用了图文方式,更价值观易于理解,吴老师的评价很具体,比如对学生流畅度有评价,真正起到了评价的引导作用。

第三组教师代表发言:

两位老师都运用了五步探究法来教授,让学生做了课堂的主人,做到了先学后教。冯老师在教授Is this /that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学生觉得很有趣,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this和that的区别!吴老师的课堂非常流畅,让人有一种轻松感,学生学的非常扎实!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1.建议冯老师在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可将cousin,brother两个单词处理完,这样学生在后面输出时效果可能更好!2.两位老师在学生表演时都给出了评价标准,但都是在学生表演完之后才出示的,我建议在学生练习之前就向学生出示评价标准,让他们在练习的时候有方向,有目标!

第四组教师代表发言:

两堂课都遵循了“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学过程围绕教学主题,教学步骤螺旋式上升,小步子循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和内化知识。

在学习理解环节,两位教师都采用先听后读、划一划找到文中的重点问句、想一想比较两句话不同、根据课文完成表格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获取理解语言知识,帮助学生从知识点串成知识网,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应用实践环节,冯老师让总结this/that的区别,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表格总结频率副词,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迁移创新环节,冯老师设计分层任务,让学生跟读对话,表演对话,或者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等活动。吴老师设计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化身为小记者采访同学来校出行方式。让学生在新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本组认为冯老师设计的分层任务出发的是好的,但是没有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讨论选择任务,再进行展示。并且学生在运用is this /that...询问组员家庭成员没有得到充分的操练。吴老师让学生当记者调查同学来校方式这个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建议吴老师可以分好任务,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达到用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领导寄语指方向

首先,千善学校的罗斌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对局领导和教育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唐璐名师团队的辛苦筹备及两位执教老师的精彩呈现表示感谢。他指出: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千善学校特别重视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提质量的方法。他鼓励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携手并进,为广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着,县教体局分管领导刘梅才作重要讲话。他对千善学校对此次教研活动的大力支持及唐璐名师工作室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刘委员指出: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是在探讨教法学法。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师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实践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合作能力,符合教育方针、符合新课标、符合双减政策、符合新高考改革、符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他鼓励与会教师围绕目标、在日常上课中落实实践课堂理念,运用合作学习把名师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学校,开展教研,指导本校老师参与五步探究、打造实践课堂。

然后,教研室主任刘小毛做总结发言。刘主任首先对冯老师和吴老师的课堂表现以及唐名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肯定。冯老师的课堂践行了名师理念,落实了实践课堂。学生通过五步探究,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平板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支架。唐名师团队将最先进的理念与最先进的教学技术相融合为教学服务。此次教学研讨抓住教学生成,希望各校校本教研结合各校实际。

刘主任还巧妙地运用“来龙去脉”这一成语,对唐璐名师提出的项目式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进行了生动诠释。他认为,“来龙”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去脉”则是学生运用所构建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他进一步指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咬教学目标,在教学各环节设计相应的活动来支撑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刘主任强调每一堂课都是一个项目,根据单元主题背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和表达,再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融合,让实践课堂落地。他鼓励教师传播应用名师理念,落地实践课堂为广昌的基础教育提升价值与效益。


活动最后,各位领导为讲座的名师和执教的教师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线下的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线上的研讨仍热火朝天......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进,用心教研,研之有悟。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相信老师们对新教材背景下立足学情的小学英语实践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感悟。让我们携手同行,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希望,在提升教学质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同书写好教学的奋进之笔。

阅读 30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