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秦淮区钞库街38号,有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河房,大门向南面街,斜对着文化历史厚重的乌衣巷,后门临水,倚靠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相传是“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的故居。
多次前往南京,也曾参观过李香君故居。但再次逛到夫子庙,路过人流熙攘的大石坝街时,又走进了故居大门。大门不大,但砖雕精致,两侧楹联“花容兼玉质、侠骨共冰心”,是李香君一生“亦侠而慧”的最好写照。
从大门进院左转,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天井之中假山玲珑,芭蕉展叶,清幽的环境将户外纷扰滤静。在天井的一隅,伫立着一座李香君汉白玉雕像,她云鬓插花,素手执扇,斜倚在一方太湖石上,颌首微笑,流波宛转,既有秦淮名妓的柔媚,又有坚贞女子的风姿。
李香君又名李香,号“香扇坠”,明天启四年(1624)出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其父亲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八岁时被歌妓李贞丽收养,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姓,成为南京秣陵教坊名妓。李香君肤理玉色,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唱,且精通丝竹琵琶、音律诗词,尤擅弹唱《琵琶记》。她与董小宛、柳如是、陈圆圆等八位明末清初的江南歌妓并称“秦淮八艳”。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再进一院,便是 “媚香楼”,这是典型的江南民居,也就是李香君的香闺。一楼布有“秦淮八艳史料陈列展”,各类茶、扇、书画文化等陈列作品,呈现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室内还有一个古水门,直通秦淮河边的水厅,当年的李香君是从这出入画舫,还是等待意中人来?
二楼是曾经令无数人魂牵梦想的李香君闺阁,不大的房间,从西向东被分隔成琴房、客厅、书房和闺房,方桌、木椅,铜镜、梳妆匣、铜脸盘,在各种复古的陈设中,最显眼的是琴房的一架古琴、一面琵琶,琵琶和古琴是李香君最擅的两种乐器。置身其间,仿佛风情万种的美人还在,一曲琵琶词,余音仍绕梁。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 河南商丘人、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前来金陵参加乡试,经张溥、陈贞慧介绍,在媚香楼结识了十六岁的李香君,两人互生爱慕之情,不久便定情结亲。据说侯方域将一柄系着家传琥珀扇坠、上等镂花象牙骨的白绢面宫诗扇送给美人作定情之物,并作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争御富平车;清溪尽种辛荑树,不数东风桃李衣”。此后的媚香楼里,两人每日里读书泼茶,度过了一段温馨而幸福的日子。
谁知世事难料,不久清军入关,南明昏聩无能,受阮大铖的迫害,侯方域逃离金陵、避走扬州,李香君从此闭门谢客、专等侯郎。马士英、阮大铖之流把持南明朝政后,逼迫李香君嫁与漕抚田仰作妾。但李香君坚拒不从,以头撞栏杆,血溅侯方域所赠定情宫扇,被杨龙友点缀成桃花。待到南明灭亡,侯李再重逢,此时国已破、家难留,只得手撕桃花扇,从此天各一方,李香君也不久病故。当年以死抗争、血溅桃花扇,换来的却是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令人不胜唏嘘。
有人考证,今李香君故居并非媚香楼旧址,而是清末一位姓袁的道台故居,1963年拍摄电影《桃花扇》时在此取景,1986年辟为李香君故居陈列馆。李香君实际居住的媚香楼位于金陵闸的西边,距今日陈列馆并不远,但早已毁坏殆尽。
不管是否真正媚香楼旧址,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李香君,一位兰质慧心的才女子,一位绵绵软软的烈女子。当阮大铖为摆脱罪行拉拢侯方域时,李香君以“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其后于贱妾耶?”,规劝侯方域与阮大成绝交;当侯方域被迫离开了金陵时,李香君置酒桃叶渡,弹唱一曲《琵琶词》,以“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表达与爱人生死相依的款款深情;当侯方域离开金陵后被强权逼婚时,李香君宁死不屈,血溅白绢宫扇,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和爱情的忠贞;当明朝士大夫们纷纷削发降清,特别是得知侯方域蕹发易服、依附清朝时,李香君毅然洗尽铅华皈依佛门,与这个俗世决绝。
李香君,一个青楼女子的深明大义、不畏权势、忠贞不渝,让当时士大夫汗颜,也令今人击节赞叹,所以人们时常提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