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发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悠米健康教育
创建于2024-10-18
阅读 8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伴随温度降低和空气湿度改变

近期也迎来了病毒和细菌的活跃期

孩子更易遭受各类疾病的侵扰


为了让宝贝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为家长们准备了一份

近期常见传染病防护保健小贴士

希望家长们能够加强预防

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疾病一 : 支原体肺炎  


       1、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我们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2、主要症状(潜伏期1-3周)


没有任何症状,发病后会有感染表现,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感染也有发生。


早期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有些幼儿会发低烧;随着感染加重,咳嗽症状也不断加重,发烧加重。


后期剧烈咳嗽,逐渐出现白色或黄色浓痰;部分宝宝有喘息、呼吸加快的表现。


3、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净双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共同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身体不舒服需要马上就医。居家环境要保持通风,勤洗勤晒幼儿的床被等。


✅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认真消毒,做好预防


✅当家里有支原体肺炎患儿时,需要通过暴晒、使用消毒液、高温煮沸、熏蒸等方式消毒,注意戴好口罩进行防护。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长,可以避免患儿与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接触。


✅当患儿喘息时,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

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早期的发热或咳嗽等症状,也建议及时去医院看诊,及早地发现肺炎病情,控制感染。


★做好手部卫生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经常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使用杀菌的免洗洗手液。

  疾病二 : 流行性感冒  


01、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02、主要传播途径

      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系统以外的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3天。



03、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流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能伴有腹泻。



  疾病三: 疱疹性咽峡炎  


01、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病毒及肠道病毒所致,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0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进食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03、主要症状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黏膜出现水疱。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04、预防措施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勤清洁。定期对孩子的餐桌、玩具、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常通风。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室内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勤测体温。勤测体温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如孩子发烧应及时进行就医。


  疾病四: 诺如病毒  


01、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的高发季,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


02、传播途径

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03、主要症状

幼儿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04、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督促孩子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疾病五: 慢性咳嗽  


01、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的幼儿,通常父母或幼儿会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或过敏史。

症状表现多为夜间咳嗽或者晨起咳嗽的比较厉害,持续反复咳嗽3周及以上,以刺激性干咳,或咳嗽时咽部有痰、但是痰液不多为主要咳嗽特点;一般在运动后、遇冷空气后咳嗽有明显加重。


02、上气道咳嗽综合症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通常是由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咳嗽。

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嗽时间比较长,通常大于4周,可伴或不伴有咳痰,睡前、醒后(体位改变)咳嗽会更明显,宝宝常伴有鼻塞、流涕、频繁的清嗓子、打呼噜,少数的宝宝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热等症状。


03、如何治疗?

先带幼儿到耳鼻喉科就诊,观察咽后壁及应用纤维鼻咽镜,或者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CT等),排查病因,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按疗程用药治疗就可以了。


  传染病预防须知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避免接触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患者,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5.多注意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到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配合班级老师请假,告知幼儿的病情。


6.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7.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8.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如每天来校前为幼儿健康监测、不带病到校,如实告知班主任幼儿的健康状况等。


9.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10.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在预防疾病的同时,请家长们也注意宝贝的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晚上睡觉给幼儿盖好被褥,避免着凉,让我们一起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吧!

—END—

阅读 8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