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在改革—新时期城市公交改革与发展思考


长运公交调度中心
创建于20小时前
阅读 2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前公交处在更为多元竞争环境中。更多居民小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共享自行车与电动车交通方式的应用、以及人们对交通出行品质与舒适的更高要求,使得传统公交的比较优势在逐步降低。

    另外,受三年疫情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的出行习惯发生改变,在此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公交客流的下降是必然的,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必须找准公交的定位,保障其城市交通运输服务的底线,并主动寻找需求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合理构建更为清晰的公交架构。以前交通方式比较单一的时候,公交作为居民出行最主要的机动化方式,对其按照服务功能划分为主干线路、次干线路、区域线路、辅助线路等多个层级是合理的,但现阶段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按照围绕城市轨道交通、骨干公交线路,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一张网的理念,去设计公交系统。从功能上看或许主要两个功能:一个是主干型线路,一个是功能型线路,其中功能型线路包括接驳线、就医线等等。

再次。提供更高品质的地面公交服务。现阶段莱芜公交需要解决的并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做的是以高品质的服务之“术”谋良性发展之“道”。

     过往我们发展城市公交,更多的围绕“有没有”展开,重视公交线路、公交站点的广覆盖,但忽略了公交线路的服务功能,造成家门口的公交线路不能把人们送到想去的地方。

      围绕公交品质的提升,更应该从居民出行服务体验出发,比较公交与小汽车、电动自行车之间的不同服务功能,由聚焦广覆盖转向聚焦地面公交的运行速度、乘坐环境、运营效率、品牌推广等方面,各类线路与社区相结合,给予骨干线路的路权保障、信号优先服务,通过高辨识度、灵活调度、信息服务等手段,同步提升乘坐环境,全方位提供高品质的地面公交服务。

其次,更合理的考核与补贴机制。公交的改革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优化既有的考核机制。目前城市公交服务更多从城市公平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的出行角度出发,我们采取了低票价、广覆盖的模式,在此情形下,我们再过于强调城市公交分担率是难以为继的,政府财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而且对于现阶段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来讲,也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另外从企业考核角度看,由于政府充当了公交运营的兜底角色,目前对于公交企业的考核,聚焦在公交的基本服务上,包括发车班次保障、早晚班次、司机到岗、违章考核等等,企业主动经营的原生动力不足,我们对于公交运营的补贴很大程度上也在为企业的经营行为买单。

    所以必须制定更合理的考核与补贴机制,我们更应该聚焦的是考核补贴有没有和客流、服务有正向的激励,交通空白区域的保障线路有没有提供基本的服务保障等。

     公交现实发展正遭遇困境和瓶颈期,后续需要发展与改革,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肯定公交在城市交通服务保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公交行业自身为高品质发展做出的探索和努力。疫情过后公交客流降至目前的水平,或许这部分人群已经是选择我们公交最忠实的客户,或者说是不得不选择公交的人群。我们应该做的是,把现有的客户保障好、服务好,然后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谋求更高水平的城市地面公共交通服务。

阅读 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