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欢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

创建于2023-04-04 阅读1068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是位于眼底的半透明的神经纤维膜,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由于高血糖,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大多数情况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如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眼球疼痛等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1、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复视、视物变形或阅读困难。

2、眼前黑影:视野中有飞蚊症(眼前出现黑点,随着眼球转动而飘动)或斑点。

3、视物变形:看东西形态异常,弯曲变形。

4、视野缺损:视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或视野中有阴影、遮挡。

5、眼球疼痛:眼球疼痛、压迫或持续发红。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因素:糖尿病患者持续多年的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且血糖高低与本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1、持续高血糖:高血糖水平,可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减缓病变发生后的进展。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眼部血管更易受损,引起并发症。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小动脉损害,诱发小动脉痉挛、硬化,进而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本病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3、高血脂: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加重本病。血脂代谢异常会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4、吸烟:尽管未能证实吸烟可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但吸烟可引起糖尿病患者的小血管病变恶化。

5、药物因素:使用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会增加视网膜黄斑病变的风险。

6、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妊娠期间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患有视网膜病变的女性,妊娠期间病情会恶化。妊娠期前 3 个月,应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后一年,仍需密切随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高蛋白、低脂、低盐饮食;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到医院做眼底检查,了解疾病的发展进程。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1、观察病情:控制血糖水平,如果出现视物模糊,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眼前黑影增多,及时眼科就诊。

2、复查:定期眼科检查,保管好就诊病历及检查资料,了解病情控制良好还是加重。

3、未出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每年一次散瞳(用药物使瞳孔放大)查眼底;

4、轻度非增殖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 6~9 个月散瞳查眼底;

5、中、重度非增殖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 4~6 个月散瞳查眼底;

6、增殖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 2~3 个月散瞳查眼底。

7、对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需要 3~4 个月的密切随访,因为 50% 的患眼在 1 年内会发展为增生性病变。

如何安排饮食?

高蛋白、低脂、低盐的饮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食用植物油,控制总热量,避免体重过重。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

需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慢性病,一定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树立信心,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预防?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复发:

1、控制血糖水平:通过健康饮食、经常监测血糖水平、科学锻炼以及使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

2、控制血压水平:将血压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降低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风险。

3、每年进行眼科检查:通过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帮助避免视力下降。

4、视力变化时需及时就医:视觉改变如眼前有漂浮物、眼睛疼痛或有压迫感、模糊或复视、新发的视力下降,这些可能是视网膜严重损害的症状。

5、戒烟:吸烟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许多其他疾病,包括小血管病变。

6、避免危险活动:某些运动,如举重或一些接触性运动,通过冲击或增压会引起眼睛出血。应避免这些运动,降低视力受损的风险。

7、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可减少视力损害的风险。

8、另外一些因素虽然很难改变,但注意如下事项,也有助于避免复发或远离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妊娠期女性来说,孕期病变进展快,怀孕 3 个月内需要做眼科检查,以后至少每 3 个月复查直至分娩。

撰稿人:梁欢

审核人:李静  孙爱云

宣传科室:五官科

阅读 10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