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6日下午,为了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特点,永安市全体高三教师及永安一中全体英语组教师在永安一中美钦楼录播室开展英语高考试卷解读活动。本次试卷解读分别由进修学校高研室主任罗奕灶老师、永安一中陈友玲老师、崔丽丽老师负责。
首先,罗奕灶主任通过视频讲座的形式,对近三年的英语新课标一卷的听力部分和完形填空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罗主任根据高考听力考察目标和近三年听力试题,分析了影响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试卷难度,词汇、话题的广度,熟词生义的影响等等。而完形填空对考生的考察,也是重在特定语境下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和具体词汇的运用。综上分析,罗主任对高三复习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词汇。英语词汇浩瀚无穷,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迅速扩大词汇量(广度)。
二、词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要兼顾,不可偏废。即要尽量扩大学生掌握基本词义的单词数量(广度),又要帮助学生深度加工词汇,如熟词生义,可以充分利用教辅书中的例句,让学生进行英译汉练习,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猜测。单词的词块、词形变化、词性变化要有意识地介绍或提醒,以增加学生的印象。
三、量与质要相对平衡
除了常规训练,教师也要根据进度每周上一节精听课,争取训练到学生能把听到的每句话,写下来,这样学生对语音、语调、连读、爆破或不完全爆破才会体会深刻。
完形填空也要重视对短文的理解与语感的培养。完形填空语篇较短,语言精炼,建议对完答案尽量抽时间组织学生朗读,甚至背诵,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感。
陈友玲老师通过对英语高考试卷分析,结合我们的课程标准,认为英语高考的阅读理解命题践行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体现在:
注重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
凸显文明互鉴,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考查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强化探究性、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学用融合互促。
陈老师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一、在日常复习与测试中注重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增加同义表达的积累;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外刊、外网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的广度。
二、有针对性选择适合学生难度的阅读训练材料,进行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解题技巧。
三、日常阅读中注重构词法的运用,注重长难句的解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培养一个平和的心态,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崔丽丽老师对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进行了一个梳理和分析。她认为,近三年的语法填空考察,愈发注重中华文化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以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素材内容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题目难度在逐渐增加,如:提高长难句的比例,增加一词多义、熟词新义和不常见的词性转换等考查点,以此提升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因此崔丽丽老师认为,语法填空备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注重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尤其加强一词多义、熟词新义和词性转换的考查点。
2. 注重长难句的理解。
3. 注重细节和固定搭配。
4. 强调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注重整体篇章意识。
5. 加强针对性训练。(选题重视中国文化元素,包括历年真题的总结)。
6. 提升英语综合能力。(通过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加强上下文语境的理解,通过写作练习加强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书面表达方面,命题多基于贴近考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需要考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创造性地解决情境设置中的问题,例如邀请外教访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等话题,都是考生熟悉的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事实上, 英语书面表达题型就是借助英语语言为工具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图以高考题目为指针,引领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讲座结束以后,三校高三老师针对一轮复习各个学校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本次试卷解读,让教师们更加明确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