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和提升。为持续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2024 年 10 月 16 日,大田县初中数学蒋先璨名师工作室到大田三中开展‘送教下乡’暨省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研究(KCA2023121)》专题研训活动。蒋先璨工作室全体成员、课题组成员、大田三中领导及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同课异构
大田三中林万湖和大田七中陈其为两位老师围绕《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引导学生从底数的正负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出幂的符号法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林老师紧扣教材,循循善诱,巧妙运用知识迁移,引出乘方的概念,通过提问、动手计算、黑板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陈老师从一个生动有趣的背景引入课题,练习设置层次鲜明,有效引导通过类比、转化等方法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田二中张发启和大田五中郑明华两位老师就《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进行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均紧扣教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例,借助列表或画线段图等正确列出表达式,进而抽象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辨析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发展数学符号意识。张老师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课堂结构紧凑完整。他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从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有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郑老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兴泉铁路复兴号列车”为背景,迅速吸引学生眼球,紧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形”展开类比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一次函数模型,极大提高了学生数学符号意识。
铭栋中学郑占厦和大田五中廖彩霞两位老师就《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进行同课异构。两位教师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均非常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郑老师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廖老师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自评互评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思,同中求异,异中创新。课后,执教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评课时,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同回顾课堂上的亮点,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疑惑,现场教研氛围浓厚。活动中,老师们在教学研讨中思想交流与碰撞,相互超越自身的局限,拓宽思维边界,促进了个人和团队的进步。
三、讲座引领
工作室领衔人蒋先璨开设了《用课时教学落实单元教学实践(以同底数幂乘法为例)》的讲座。讲座从课题背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同底数幂乘法为例,将同底数幂乘法与其它幂运算进行对比联系,构建起完整的幂运算知识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蒋老师指出,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要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把思考时间留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坚信概念与知识是生成的,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通过课时教学落实单元教学。蒋老师还对课题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同时也希望全体工作室成员、课题组成员及参会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多写作,助力自身专业成长。
本次活动,我们见证了思维的碰撞、教学的创新与成长的力量。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进步的契机,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数学的奇妙世界。 正如工作室领衔人蒋先璨所希望看到的:有这么一群人甚至更多人能怀揣着对数学教育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前行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
图片:工作室成员
文字:周懋鹏 廖彩霞 苏开恩
审核:蒋先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