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落叶飘零。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季节里,三亚市第四小学华丽校区数学科组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
10月15日上午,我们围绕四年级的数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分别由王绥丽老师和林赛玉老师执教,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实现老师们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同伴互助的教研目标。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我们科组决定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让不同的教师以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来呈现这一课题。活动当天,两位教师分别登台授课,他们各自准备充分,各具特色。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教师们也借此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王老师课堂上直接出示算式45×12,让学生尝试着计算,很快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验,唤醒已有的认知基础。接着,王老师课件出示例1 ,让学生齐读例1应用题,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深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算法对比中,体验了算法多样化,总结得出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数位对齐、分位相乘、积相加。通过提问“关于乘法以前学了什么?今天学的是什么?”来梳理乘法计算脉络,从而统领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迁移的能力。
林赛玉老师基于学生真实学情,复习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和估算,从45×12导入课堂。先让学生竖式计算,再引导学生尝试用其它方法计算,呈现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对比中 ,引出例1题,学生读题,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列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并通过设计连环追问:助推着学生思维经历爬坡,达到不同方法之间的本质关联,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教学。
探而有循,研而有行,教而有思。课后老师们集中在会议室对王绥丽老师和林赛玉老师本次同课异构教学进行探讨,探讨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对两位老师的教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1. 课堂上,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提前预设,环环相扣。
2.课前复习要适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发挥,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已有基础经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相互合作过程,养成合作探究习惯。
4.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让学生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回答问题,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5.把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多元化。
交流探讨环节,董辉文教导指出,教师要学好课标,利用课标知识去引领好教学目标,使课堂更丰富。其实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教学环节上,探究新知方面讲解不够仔细,不够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145x12为什么这么算?通过连环追问中,来梳理乘法计算脉络,从而培养弄清算理和算法。
交流活动上,梁校长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她指出,同课异构,能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碰撞出思想火花。课堂上要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就体现在教师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课堂的实施,离不开课标,每位教师都必须熟练掌握课标,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方向。只有熟练掌握课标要求,才能灵活使用教材,才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经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中来,共同推动 数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来源:四小华丽校区
总编:梁俏
审核:梁俏 周亮
图片:杨江粮
编辑:董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