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欧洲

付延培
创建于2019-01-04
阅读 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前言
    在QQ上大手笔的说:“马上就要飞欧洲”“我不用考试”云云。终于激起了公愤。却也收到了不少“代购单”更重要的是,荣老师要看我的游记,所以,我便怀着:责任、使命、期盼、愉悦,踏上了我的-----------欧洲之旅。

一  德国   慕尼黑
                  1.出发
  与舅妈等会和,换好登机牌,我们便去候机室等机。谁知,一等就是三个小时,好不容易上了飞机,机长却说,北京进行航空管制,所以还要等一个小时。我们听了差点吐血,但北京毕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航空管制很正常。
    我们一边庆幸北京到慕尼黑的飞机也推迟到一点登记,时间充沛。一边自我安慰,慢慢地飞机动了起来,终于可以出发了。
   不一会到滑行道了,飞机开始加速,震耳欲聋的声音经久不息,剧烈的震动使窗外的景象变得活波。速度不断加快,窗外的候机楼移动的速度也不断得加快。突然,机头一抬,我们感觉身子一飘,接着后轮离地,机身猛地上升,我被强大的气流压得喘不上气全身的血液好像凝固,灵魂似要出窍,经过两分钟的“生死搏斗”,终于“尘埃落定”。

吃完了手掌大的肉夹馍,终于看到了帝都----------北京。
   来到北京已是半夜,在空中辨认北京十分容易----------就是前面的一片灯火通明。
   我国自古的经济文化中心,大街小巷都具有显不尽的风采,它如月下池塘中莲叶一样典雅,也如七八岁的孩童生动活波。依稀辨认出的天安门广场,沉静肃穆在远方显现。巍峨优雅的鸟巢在我的心中回荡。霓虹灯在远处闪烁,交织出一张色彩斑斓的花网,黄白相融的路灯,照亮了一条条笔直的四通八达的大路,这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使飞机上的人们都惊叹不已,我想几十年后,中国各个地区都可以像北京一样繁华,成为大都市吧。
    下了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转机,机场好大呀,转机竟然要用火车摆渡。在候机室等候,我抓紧时间看起了“射雕英雄传”,广播大叫让我们登机这就正式开启了通往欧洲的大门。
     十个小时,我们飞过了欧亚大陆,终于抵达慕尼黑机场,这就预示着,我的欧洲之旅开始了。

               2.发达国家

   从机场走出坐地铁,说是地铁,但却基本上都是在地面上,德国说是发达国家,但我们收入眼底的全是金黄的麦浪和碧绿的油菜西路鼻腔的,是极其清新的空气。看到这些美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个发达国家,走了半天不见一家工厂,唯一的建筑物便是那稀稀疏疏的别墅了。往市区里走越繁华,但融然绿树成荫工厂去踪迹不见。原来我把工厂当作了"腾云驾雾"的房屋,而德国却极少见到烟囱或排污管。德国努力发展其制造业

而不忘环保,那里50%的垃圾都是重复使用的,垃圾分类,收生态税等措施成为了德国生态环境良好的进一步保证。
   而中国在发展上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口膨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使中国的科技发展成了“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低效率”的“黑色模式”,唐朝诗人欣慰“国破山河在”而今,我们悲叹“国在山河破”。
   看来,真正发达的国家,科技生产与自然环境并不冲突,而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

           3.奥林匹克公园 

     这是我此次旅行中最自在,风景最秀丽的一站,说是自在是因为舅舅没来,他一来,一切就变得富有知识性了,至于风景有多秀丽,且听我慢慢到来。
    坐地铁到奥林匹克公园,已是正午。阳光晒的太毒辣,只好开启防晒三件套,遮阳帽、防晒霜、墨镜,虽仍暴晒,却不如之前那么难当了,在往前进入公园,左边是宝马世界,走着走着已走近一条树荫大道,两边各有两列梧桐树,地上黄叶堆积,在这夏日看,还有另一番情趣。穿过林荫道,即来到了一座大桥,走过大桥,便看到了一个结构似蛛网的艺术品,有四层楼高,中有柱子撑起,毫无章法地向四周扩散,显得风流别致,原来,这就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创意的体现和标志。

当然这只是一个招牌,类似于这个东西地铁网,高低错落有序地环绕着跑道,那里才是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公园有33个场馆,当年设计师和伙伴设计时主导思想是"近距离”所以,我参观时,一个场地挨着一个场地,丰富而不杂乱,复杂又透出典雅。
  前方已无道路,只得从体育场地侧面绕行,漫步在如此幽静地林荫道上,使人心旷神怡。一大片树丛,竟无一只鸟飞来飞去,只听见了两声乌鸦叫,这使我非常奇怪,因为这里环境极好,怎能没有一只鸟呢?一出树林便有了答案,原来鸟儿们都在阳光下地草坪上呢,它们不怕人,和我们一样,老师在不在都放荡不羁。这里地鸟除了鸽子就是少而又少的乌鸦,就是鸽子了,远处一看,还以为是有人撕碎的纸屑,走进一看,又好像是一团团的乳酪,在草坪上跳

一边看着这些鸽子,一边往前走,忽然听到“啪,咚,啪,咚”的声音,现已到了网球场,这里现在已经成了公民的健身场所,要是有时间,我定能进去大显身手。四个球场转眼即过,旁边就是羽毛球场,由大块墨绿色玻璃组成的马赛克墙壁,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外形和中国的水立方一般无二,只是相比之下,水立方可大多了。慢慢地荡来荡去,来到一个人工湖,霎时眼前一亮。
    只见眼前,芳草依依,绿树成荫,一棵棵老柳树,各怀抱着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碧水,远处的杨柳在柔柔荡起的艳影,比现实中的更妩媚,在一片柳枝的摇摆中忽隐忽现的一株夹竹桃,鲜红鲜红的在柳树中怒放着,柳桃互相衬托,柳被衬得碧绿,桃被托的艳红,柳被衬得飘逸,桃被托得端庄。太阳被笼罩在薄雾中,没有了刺眼的阳光而十分可爱,湖水平如镜,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薄雾散了,一瞬间,千丝万缕的阳光,普照大地,从树叶中穿过,落在地上如星罗棋布,小鸟在枝头高歌,打破了着独有的宁静,我忽然觉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静静地听着,看着,不知不觉地陶醉了。

4玛丽亚广场
  坐地铁,到Marienplat2,一出地铁站,向左仰头一望,刹时被震住了。
  这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也就是1867--1908年建成地市政厅和钟楼,钟楼有85米高,成方形,共有5层,层层叠嶂,像架子支撑着的生日蛋糕。每一层,都有拱形尖顶地窗口,在第一大层地上半部,有一个墨绿色的向外突出的门洞,分为上下两格,每当上午11点和下午5点,藏在里面的玩偶伴随着音乐,钟声,穿展现1568年威廉五世婚礼大典和消灭黑死病的场景,这便是举世闻名的玩偶报时钟,不过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无法看到玩偶一个个转出的景象,真是倍感可惜。

中间的市政厅,虽高度不及钟楼,却比它雄伟得多,地上的拱形窗户,每一个门洞上,每两个窗户间,就有一尊雕像。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他的屋顶了,屋顶和中国传统屋顶相似,都是一个横倒着的三棱柱,奇特的是,在正面,有一个三角形屹立,由外到内,有相同的柱子装饰,由于三角形侧面高低不同,所以,柱子看起来也不同高,因此显得更具有特色。
    广场中央有一座慕尼黑人民心中的保护神-------圣母玛丽亚的雕像。从钟楼和层层住房的缝隙望去,两个钟塔上是面有两个绿色的洋葱大顶,那便是圣母大教堂,德国的标志性建筑。

HB餐厅
    欧洲景点众多,大家一定即奇怪又好意外吧,我专门要写一个餐厅,究竟此处有何妙处妙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里始建于1589年,是一个皇家啤酒屋,几百年来,皇家啤酒屋成了名人政客的最佳聚会,场所。茜茜公主,歌德,列宁等都是啤酒屋的常客。莫扎特在此饮酒作乐,创作了“伊多梅尼奥”,不过最使此啤酒屋出名的还是希特勒,1923年,他意图推翻共和国,在这个啤酒我劫持了巴伐利亚领导人,发表了著名的“25点纲领”。
    舅舅边走边为我们普及知识,我听得异常兴奋,迫不及待的想进去体验,舅舅又说:“这里的啤酒是全德国最正宗的啤酒,猪脚,白肠,在此更是著名。来慕尼黑,不来HB吃这些等于没来过德国。”我已经在脑海中构建美食的形象,“不过”舅舅说,我们忙问:“不过什么”“我不能确定有没有空桌子”“靠!激起人的好奇,又当头一棒”舅舅看着我们又紧张又沮丧的模样,哈哈大笑,手扬折扇,走得更快了。

HB的侧门外就有许多桌子,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人面前都有一杯或两杯啤酒,开怀畅饮。好不容易走了进去,里面是一个大厅,有两条通道也可以用餐,大厅本来很宽敞,可由于人群和嘈杂的声响,大厅显得狭小了,转来转去,果然没有空桌,真是捡尽客桌无处坐,恼怒人太多。进退两难之际,有一个服务生冲过来叫道:“OH ,CHINA,PIEASE”我们不知端的,便随他同行,转了四转,到了一个 “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过,左边就是厨房,右边就是窗口,前有通道后有乐坛,倒也是一块“风水宝地”。
      点了一个白肠和一份猪脚,别看数少,量可大着呢!白肠装在一个坛子里,上面以一个盘子为盖,盘子中放着酸土豆泥,猪脚便是一个放大了五倍的鸡腿,浸在浓浓的液汁中,旁边放着一个土豆泥,被肉汁淹得也颇具风味。接着点了一盘面包,这是慕尼黑最为著名的面包,从外观看,他有两条面,在两边各绕一大圈,在中间汇集并缠绕,上面有大盐团散落。舅舅亲自掌刀,为我们降猪斩肠,我们便尽情的开怀畅饮,将平时所练的夺肉大法发挥得淋漓尽致。那肥瘦兼之的猪脚,搅着香气浓浓的肉汁,土豆饱饱吸收了猪手精华,而猪手也氤氲着蔬菜的清香,相辅相成,互生互克,荤者不腻,素者不淡。送入口中,在这充满着西欧文化的德国,我竟找到了过年的味道。

德意志博物馆
   “这是一个无争议的世界最大的科学博物馆”舅舅讲着,“我已经第N次来了”舅舅吹嘘着。
   来到了大门,准确的说,并不是门,只是大家进入博物馆广场的地方。广场并不大,买了票,进了第一个展厅。
     震撼-------
     一个特大的船停在正中央,张着帆,起着矛,一副勇往直前,乘风破浪的英雄气概。最贴心的是船身竟然被剖开,露出一个个船舱,船长室,水手房,厨房,卫生间------和真船一样,不,这明明就是一艘真船,经历了多少年风吹雨淋,在汹涌的海面上航行过的船。围绕着这艘帆船的船,形态各异,有细细的船身,向左探出两根木条,搭在一个辐条上的;有前后特长,而左右十分狭窄的赛船;有威尼斯的刚果拉;还有一种木制的,两边有两米高,船身却只有3米长,内部也比较宽敞,船外边被画的是十分花,红黄蓝三种颜色,互相簇拥,杂乱又不杂乱,好看又不好看。跃然与船身上,竟让我想起了印第安人。

更多的要数用一大截木头挖空心的船了,这种船在欧洲的原始社会很常见,但相比其他船就显得很笨拙了。最好玩的要属一种圆形的船了,它直径约有一米,中上方最大,顶部略有回收,整个船身为深褐色,无任何装饰,也许是原来富家子弟的玩具吧。
     再往前,就是一艘大邮轮了,钢铁打制的外壳被打开,蒸汽机在我们眼前显现,妈妈便开始给我们大讲这个装置。这一层中间有一个夹层,附在墙壁上,我们便上去,这上面是许多种类的船模型:有运输船,客船;有古代现代之别。
      我认为最豪华,最有创意的船是这样的。它与其他船的外形结构不同的是他的顶上有一个花园,一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和一个泳池。制作十分细腻,下面的甲板上有露天餐厅,让人有一种不能亲自体验的无奈,也有一种似乎自己就在这艘船上的欣喜。

由于舅舅的知识太过于广泛,所以我们把一个小小的模型区转了半个小时。不停的输入知识,加上倒时差,我们都走累了。“德意志有无数个展厅,我们才转了二分之一,以你们的速度,我们一天也转不完了!”他咆哮着,不等我们回答,他已经来到负一层,向我们讲解战船的发展史了。他教我们船上的各个部位,光一个灯就讲了五分钟,还教我们如何根据船的特征来推断船的性能和制造时间。
    看完了战船就见到了潜艇,一个潜艇横靠着墙,外皮也被刨开,占了整一面墙的风景,有水手房,船长室和一个鱼雷储存室,一个发射室。发射室只有一个大钢管,便占据了一个舱的所有空间。驾驶室有一根长长的潜望镜,直通海面。往前走几步,看到了一个鱼雷架,上面放着两颗鱼雷,都有五米长。再走几步,转个弯,便看到了玻璃柜中的18--年的潜水服,形态各异,功能也不同。

                  宁芬堡

宁芬堡坐落于德国慕尼黑西北郊,是历代王侯的夏宫。建于1664年至1728年,建筑风格是巴洛克风格。他面向东方,由许多方形楼房连接成一组建筑物,正面长达600米占地200公顷,丝毫不比欧洲其他宫殿逊色。其实宁芬堡是斐迪亚·马利亚亲王送给妻子的礼物感谢她生了王国的继承人。"宁芬堡"宁静,芬芳,这里是市民工作后寻觅的好去处,我们也正好放松放松博物馆的疲惫,这圆形建筑中间有一个天鹅湖,旁边芳草萋萋更有一丛丛鲜花,有格桑花,薰衣草,玫瑰,月季和一大群叫不上名的花,高低不同,颜色不同,所面对的方向也不同。白色,粉色,黄色,绿色,在一根根淡绿的纤细的枝条上被撑起,高低错落交织着,为天鹅湖增添了一道色彩斑斓的花边,把宁芬堡衬托在一片花海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碧辉煌。。

一只只天鹅高傲的从我们身旁走过,一只只小鸭子连滚带爬的跟在妈妈后面。
       我们穿过城门,来到后面的花园,眼前更是一亮,草地直通向远方,两旁有3米高的大理石雕塑陪伴,远处的原始森林显得格外幽静,每一块草地上,都有一个名家设计的艺术品,使花园充满了艺术气息。我们进了原始森林,刹时神清气爽,古木参天,阳光缕缕,芳草离离,小溪潺潺流过,轻轻抚过溪底的砂石,小天鹅在溪中乱蹦乱跳,大天鹅在岸上觅食,时而静静地看着小天鹅嬉戏。溪面反射的光映着桥拱,微风拂过,桥上的风铃叮当作响,远方有一株榕树在溪中荡出倒影,太阳红彤彤地落在曲折的小溪尽头,将溪水染的金黄,此时此刻,正有一列天鹅从拱桥下游过,游向落日的方向-----我,在桥上凝望着,陶醉着。

德国制造业
  本来这一篇是在“德意志博物馆”后的,结果写着写着就忘了,今天就把他加到这儿吧。
   在德意志博物馆展示的基本都是德国的制造业,由古到今,德国所用于制造的工具,从来都是十分实用,科学,精简的,且耐久性特强,制作十分精美。每一个展厅,都有一个玻璃柜,里面一个个蜡人,向你展示制造的过程。
       比如,造纸展厅,玻璃柜中的蜡像,每一个人的动作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身上的补丁,沾的纸浆,鼻梁上的眼睛,竟然都在一个不到1分米的蜡象上看到了。灶火,灶台上的砖块,蛛网,铁铲,桶中的水,

筛子的网格,连地上的碎屑也不被忽视,无论多么细小的地方都被制作的十分精细。这时,我又想起了周瑞麟的班会和那个题目。
    德国作为欧盟制造业的明星,已经超过了日本,英国,美国这些令人敬畏的经济大国。2012年,德国的货物向外出口,总价值达到1.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价值的9%。如此一个经济大国,做一件小小的蜡像,都这么细心认真,那,成大事者不就体现的“小节”吗?
     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个细节,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德国   贝希特勒加登
            国王湖
  国王湖位于德国与奥地利边境的小城贝希特勒加登旁,靠近阿尔卑斯山脉。这个位于崇山峻岭中的小镇,是德国阿尔卑斯山区最优美的地方。不过,最奇特的是,它是由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的冰川形成的。
   据说,国王湖的水十分清澈,干净已达到了饮用水的水平,所以,只有电动,手划和脚踏船才可以入内。也听说,“国王湖”这个名字是根据山形取的:湖两有两座山,有一座像国王,有一座像王后,中间是他们的儿女。
     来到国王湖,只见群山缭绕,碧水微波。群山缭绕,起伏跌宕如音频,碧水微波,清澈剔透如白玉。群鸭戏水,扁舟摇荡。群鸭戏水,天真烂漫似孩童一般,扁舟摇荡,逍逍遥遥如浪迹天涯。坐上小船,向湖心岛划去,幸运的是,我们船的船长是一个演奏高

手,当他把船开到一个山崖壁边后,便打开箱子,取出小号,对这山,吹凑了一首曲子,每吹几个就停下,让回声在山谷间回响,真是“空谷传响,乐转久绝”。来到了湖心岛,也就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
      旁边的红瓦教堂,虽小,但很精致,坐落在群山脚下,山上的绿叶,将红瓦衬托的十分显眼。转身,四面八方,皆可入画,向前看,群山巍峨,向左看,小周微荡,向右看,教堂屹立,向后转,湖面涟漪。
   坐在湖边,吃着半生不熟的熏鱼面包。
   真难吃-----
   怎么消灭掉它们呢?我思考这个问题,突然,看到了一群鹅和小鸭子,我灵机一动。于是,把面包撕下一小块扔在水中,一下子就有一大群鸭子扑过来,有大有小,有老有少。疯狂地抢,抢枪抢,夺夺夺,抢出自己地一片天地,夺到自己地一块面包。每当我扔了一块面包,一只小鸭子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快地冲过去,将面包吃掉。后面有一个老外评价说:"IT  IS  QUITKLY"有一次那个小家伙胜利归来后,有一只大鸭子还把他啄了一下,真是趣味无穷。
   好了,这只德国买的CHINA钢笔墨水用完了。

                   魔法森林
  沿着国王湖走,就到了魔法森林。
  这是一个原始森林,中间断木间错,但也古木参天,地下芳草如荫,枯枝乱叶随处可见。沿着一条石子路,曲曲折折地往前走,时而,阳光明媚,时而有阴暗无光。走几步,便可看到一只松鼠,上蹿下跳,还看一条小蛇在树叶下徘徊。时不时,就能发现一座小茅屋,隔着一大圈土地,围着一道栅栏,后面种着些花草,外面全是大树遮盖,真是“曲尽通幽处,茅屋花木深。”
   虽然大风景和秦岭差不多,只是更有意境些,不过更重要地是:我是在阿尔卑斯山中。因为在历史课上吃阿尔卑斯,老师开玩笑说我长得向阿尔卑斯。今天,我竟然如此深度地深入了阿尔卑斯。

奥地利   萨尔斯堡
         霍哼   萨尔斯堡
从国王湖出来,逛奔到车站,终于赶上了2个小时一趟地去奥地利地汽车,坐上了车一路青山碧水的地到了奥地利。由于睡了一路,昏昏晕晕的,过了马路才发觉,帽子送给那辆汽车了!猛一想起,立刻清醒了,看着车一扭头,飞驰而去,也罢!也许将来我旧地重游,从贝希特斯加登坐车到萨尔斯堡的途中,在一个座位上捡起一个帽子。
    眼前萨尔斯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旧两个区域,一座桥将我们带向对岸,享用了一个冰激淋,熊熊气势向萨尔斯堡出发。“萨尔斯堡”只要一提到这个词。人们自然而然地就能联想到霍亨-萨尔斯堡,这是中欧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堡。古堡从1077年开始建,完工于1861年。到今天已历经900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从外看,你竟感不到沧桑之感。它的脚下有一个大教堂,是萨尔斯堡最大的教堂。

我们先来到大教堂,仰望它的雄姿,真是太,太,太雄伟了。巨大的圆形拱顶,体现了早期巴洛克风格,可我怎么也想不起它的名字了。走进教堂内部,是一道长廊,两旁放有凳子,坐着,跪着祈祷,参观的人。抬头仰望,那穹顶高高在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副壁画,旁边是大理石的装饰。一幅幅壁画,将我们引向前方的大管风琴和风琴下的乐坛。两旁靠墙都是一个个小拱顶,上面有1000年前的壁画,每一个拱顶下都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这里的某一位主教,下面,就是他的棺木了。站立的教堂中央,四面八方,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吸引你,使你周围充满了崇高的意念,似乎,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而安宁,成为万物的主宰。
    当然,它并不是今天的主打,无论它有多吗强大,都得说,拜拜了。不,不是拜拜,是再见!

出了门,才发现门口的“大王大”:手持钥匙和宝剑的彼得和保罗。手持盐瓶和教堂模型的萨尔斯堡州的守护神,圣徒鲁佩斯和维吉尔。买了票,上了“台阶式”电梯,几秒钟,便上了100多米高的霍亨萨尔斯堡脚下。它洁白的躯体,今日已略显灰色,要是在中国,上面会十分洁净,下面全是黑脚印和“九阴白骨爪”。在堡前俯视奥地利,电梯-----萨尔斯堡大教堂------广场--萨尔斯河----新城区---阿尔卑斯。。。。。。
     从楼梯上古堡,却还在堡外,确切的说,是在古堡的墙上。进了门,站在一个小院中,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堡内,一条通往街道。我们向古堡走去,里面的道路更多,四通八达,我们向左拐,左边的墙上有三个洞,每个洞下面都有一门大炮,口对着窗外,这个窗子的边足有5分米长!右边的墙上都是些关着的大门,竖着木条打造,有两层刚板固定。

我们漫无目的的在古堡中转,无意间来到了古堡的遗迹展厅,看到了公园前古堡墙壁的遗迹,虽然没我们今天见的那么厚,但在当时防敌却绰绰有余了。
返回,续走,来到了另一个走廊,舅舅突然说要带我们去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当我们去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当我们赶到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大大的锁子,唯一期待的地方已成为了泡影,我们只好无可奈何转了。古堡中真复杂啊,区区一条街道30多个地方,在一条街道上走,时而分岔,一半向下向上火向左向右。我们边走边感叹,不知不觉得路变陡了,我们手抓着扶栏一步一步往下走。这时,舅舅说:他和他的一群同事经常来这里玩,有一个人怎么都找不到,那时已经是夜晚,还下着雨,古堡中只有他们在寻找,寻找,在古堡中大声呼唤传来阵阵回响,月光淡淡洒在地上,不时传来落叶被风扫动的声音,摇动着身后腐朽的门窗,迷宫般的路使他们出不去回不来。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那恐怖的画面,不禁毛骨悚然。是啊,这迷宫中的深夜,是多么怕人。元素,女巫,幽灵,木乃伊,僵尸,棺木,但也有王子,公主。看来,古堡也是个“正邪两分”者嘛!
       随后,我们来到来了米拉贝尔花园,一路上全是巴洛克风格的古建筑,要寻一个现代的高层还真不容易,舅舅说:“米拉贝尔花园是观赏塞尔斯堡的最佳地点。”我们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
      这个花园最初被称为“阿尔特瑙”1606年,沃尔夫-迪特里奇为情人莎乐美建造的一座宫殿。拉斐尔在此设计的天使阶梯直通往中欧最美的婚礼教堂。它旁边就是会议大厦和疗养院与巴洛克博物馆。两个独角兽把持在门中,一进来,简直是花的天堂。前面喷泉旁,有两列希腊神话中神的雕像,最前面面对喷泉的大雕像自然就是宙斯了。宫殿的前面有一个天马雕像,你猜!马头上“顶了”一个什么东西?

答案:霍亨萨尔斯堡
猜不到吧,当然不是着的顶,而是从大角度来看。古堡的正面,下面是两个教堂的洋葱头。从这里看,萨尔斯堡似乎是在云霄之上,如同西游记的天宫。花园的侧面有两个狮子看着的小门,里面是迷宫,我们走到了一个天然剧场,坐下,看着空中的舞台,感受宁静和花香,坐了一会,就“散场”了。在草丛中穿梭,终于穿到了花园外面,花围成了圆,中间有一个裸体的铜像。
   我们坐了一会,走下草坡,向车站走去。

  德国-巴伐利亚-富森镇
          天鹅堡-----此行风景文化交融给最佳之地!
萨尔斯堡转完,对奥地利SAY  BYBY了,又来到了德国,著名的巴伐利亚州,去游览德国的标志-----天鹅堡。
    它是巴伐利亚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所建,这个国王,无治国之才,却有艺术气质,他参与了新天鹅堡的设计工作,所选的地方,其造型都不断被后人称赞,并且成为迪士尼的前身。之后成了国王童年时的夏宫。
     不过,我们由于没有提前订票,所以新天鹅堡就去不了了。我们便向旧天鹅堡出发。旧天鹅堡又名霍恩施旺高城堡,与新天鹅堡隔山相望。建成于12世纪,在1832--1836年时重修,重修者便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他将废墟购买下并重修,并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块瑰宝。

进了天鹅堡,我们来到了堡的内部,里面有14个房间:祈祷室,台球游戏室,西恩房间,被西塔房间,仕女房间,英雄大厅中的荷恩施道芬房间,塔索房间,维芬房间,奥塔利房间,骑士房间。我们来到祈祷室,正前方是圣母的挂像,上方是蜡烛吊灯,现在已不是蜡烛,而是蜡烛式的灯。两旁的墙全是镀金的,椅子背后的装饰也十分端庄,漂亮,椅垫则是用天鹅绒做的大红坐垫。
     上二楼,来到了一个大厅,两旁的壁画,占据了长方形大厅的两面大墙,中间是一个台球案,四周用线条做装饰也镀了金,面上也是天鹅绒所铺,放着台球和球杆。随后,来到了英雄大厅,这是一个长廊,两旁画框中全是历代国王,著名画家,小说家等。在门旁放有一个盾牌,国王的权杖和战斧。这个权杖盾牌是用白银打造,经过数十名艺术家的设计。所以,

上面围绕着中间的尖头,有一圈工匠们的标志,外围是一圈皇家子弟的标志。地面上有许多玻璃柜,里面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王冠和茜茜公主的头饰和戒指。王冠上是大面积的黄金,还镶有许多宝石,而公主的头饰,则是镶满了宝石,根本看不到里面的银丝。在另外一个玻璃柜中是是以纯银打造的一个“历经”百位艺术大师尽力雕琢的艺术瑰宝。这是一个房屋的模型,十分十分的精致,外壁上全是艺术家标志合起来夜车过了不错的装饰,最上面一只天马腾飞展翅。参观了其他的房间,其他的艺术品,其他的起居用品,娱乐用品,它们都是奢华而不失典雅,富足而不失独立。又转了两转,让人感到前途无限,激人立志搏发!!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出来了-------

               法国-巴黎
               圣心教堂
     “哈哈哈哈哈我来到巴黎了,我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巴黎来了”,在我心中,发泄着我现在真想以发疯来释放我的满腔热血与激情,以奔跑来拥抱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建筑。而且,我们今天的主打是举世闻名的拉菲尔铁塔!所以我在听到先去什么圣心教堂时,便意兴阑珊了。
      不过,当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时,不屑的神情一下就转为了惊讶和崇敬,三个洋葱头便是它的标志,中间的大,两边都是它的小弟,三个葱头下是三个门洞,每一个门洞上都有一幅壁画,有一幅是 蓟受难图,中间是基督复活兔,第三幅是什么我忘了,似乎画得比那两幅都好。这是一个天主教堂,1875年,建筑设计师为圣心教堂的起建放下了第一块基石,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44年后,才举行了竣工仪式。
    教堂前面的广场上芳草如荫,晴空万里,天空中能群鸽飞舞,教堂屹立,真是一个开启自拍的风水宝地。来到里面,和萨尔斯堡教堂的布局一摸一样。不过,这个教堂的大拱顶是透明的,阳光洒在祭坛上。

艾菲尔铁塔
   这是此行最想看的地方,我一直在脑海中构建一个艾菲尔铁塔的造型,它的底下,上面,站在上面俯视的情景。一路上,它忽隐忽现,人心也忽落忽扬。终于,拐过一个弯,我们来到它的脚下,它的青铜色,在阳光下被照射成了金黄色,它如同一个巨人立在那里,有种鹤立鸡群的霸气的王者之风。来到一个特大的水泥墩旁,那边是铁塔的一个腿,它的四个腿围了个宽广的正方形广场,广场中全是等待登塔的人,我们在塔下仰望,真是颇为震撼,让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登塔远眺。买了票,排了十分钟的队 ,终于来到了铁塔的内部。眼前是高而陡的台阶,不瞒大家说,我踏上铁塔的第一步就被绊了一跤,或许是太激动了,也或许是不小心。我们一步一步地登塔,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脚,我的眼睛,我不忍放过随便一块风景。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一层,这是一个大平台,中间部分是空的,在平台的西侧,有一个米其林餐厅,我们坐在餐桌旁的秋千椅上,品着一杯天价的冰西瓜汁,远眺巴黎的城乡景色,俯下身子排挤那云气烟雾,闲闲欢度美丽的下午。在第一层俯视,下面的一切都渺小了,

往北眺望有一个闪着绿光的教堂尖顶,似比圣心更漂亮。手机关机了,相机没电了,我们继续爬向第二层,楼梯的每一个拐角,都有一个知识板,所以我们上的SO慢。来到了二楼,虽说是二楼,但大家许多人都不敢往下看,二楼地域宽泛,四面都能看。我们看到了著名的塞纳河和拿破仑的凯旋门,还有圣心教堂,甚至巴黎圣母院。多想永远留在这里,和眼下的世界融为一体,去欣赏,去享受。从铁塔上脚步沉重的往下走,实在无法明白,一个人是如何设计出这样的艺术建筑瑰宝。过塞纳河,在一个古市政厅中看了最后一眼它的姿态,夕阳下,它金光闪闪。

              巴黎圣母院
     沿着塞纳河漫步河中似涛非涛,似波非波。沿途欣赏法国的浪漫------墙壁上的涂鸦,不同的字母,经过变形,改变,添加一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去不失它的原型,涂在这些巴洛克和歌德式的建筑上,真有艺术与传统结合的情趣。
     慢慢来到了一个广场,“OH,CHINA"的一声叫,原来,几个白人让我们为保护地球签名,哼,这骗人的把戏我们才不会上当。经过刚刚的小插曲,我们的行程变得更新鲜了,抬头看那圣母院,有二大一小三个门,门上的拱顶,全是圣徒的小雕像,从下而上排列,远观还疑是一条条花纹,拱顶下面雕有浮雕,教堂正面两边较高,中间分别雕有圣徒的雕像。

这个教堂在1163年开始修建,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天主教主教座堂它的法文名为“NOTRE  DAME”意为“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别人,正是圣母玛丽亚。因为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而闻名世界。我们排队,队很长很长,几乎绕了广场一圈,终于进入了巴黎圣母院!一进门,就感到了一种气派和肃穆,让人不由自主的对这里的一切肃然起敬,这里的布局并无新意,中间,两边。我们从右边转起,每一个小拱顶下的雕塑都不一样,有圣母像,有耶稣遇难像。其中有一个是耶稣站在中间,两旁立着几个圣徒,面前跪着一个国王在祈祷,这是我比较喜欢的雕像。每一个小拱顶下都有几排椅子,就像一个个小教堂。主祭坛是不能靠近的,因为两旁有两列“柜子”上面画有耶稣复活的画,这些“柜子”便是历代这里的主教棺材放置地。绕道祭坛之后,发现了一具石棺,

上面雕着一个主教的卧像,这个石棺的主人,应该就是巴黎圣母院的第一任主教吧!不过,这还不算是此圣母院最著名的棺材。在左边的“柜子上”有一个打棺材,3米长,2米高,据说,里面是耶稣的遗体和那个带血的十字架,也就是圣经中犹太人将耶稣所杀的十字架。可惜的是我们无法亲眼看到那著名的十字架,但也能因空虚而开始想象。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窗户,主祭坛两边的大窗是圆形的彩玻璃制的超级窗户。中间一个圆点周围水滴状的玻璃大头向外排列,围成一个圆形,阳光一照,五彩斑斓。向我们散发出彩虹的七色,被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装点了教堂,打破了沉寂,散发出风采。

         法国.伊夫林省
            凡尔赛宫
   语文课已经想象了它的豪华,真的没有想到我将要亲眼圆梦,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郊外的伊夫林省,世界五大宫之一。1789年10月6日,路易16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40年之后,直到1833年,路易-飞利浦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并将其改为法国历史博物馆。
     对于法尔赛宫我只了解一个金碧辉煌的镜廊,所以我特别想亲眼一睹它的豪华,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能在它的花园里预览一番。
    凡尔赛宫是典型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它的整体纵横三部分十分对称。走在它前面的街道上,能十分明了看到这一点。

凡尔赛宫前有一个路易13的雕像,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就走进了一扇铜门,看眼前的一切,区区一个“豪华”是不足以形容的,正前方有有一扇镀金大门。两旁的镀金栏杆,在两旁的淡黄色砖瓦的衬托下,在灿烂的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金色的光芒让每一个人在它旁边都睁不开眼,为凡尔赛宫上了一层神秘而神圣的面纱。踏着方砖从正宫与侧宫间走过,来到正宫前的法兰西式花园,我们站在高台上从上往下,由近致远的看。下面是一片草地,中间有一堆乱石,支撑着一个长管状的巨大物体,草坪量旁的沙路边上有许多雕塑按顺序排列,最前方就是太阳神湖了,两边是大片的迷宫,其中有不少小景点,一低头被一尊张牙舞爪的雕像吓了一跳。原来,在我眼皮底下有一个大湖,旁边围满了青铜神像,刚刚吓了我一跳的神像,便是海神波塞冬的神像。湖的前面有一个特大号的凹面镜,凹面朝着凡尔赛宫,舅舅说:“凡尔赛宫迟早会被这个东西点着然后烧光。”我们也将信将疑。绕过这个艺术品,我们踏着花岗岩台阶来到那个管状艺

术品旁,才发现是一个喇叭。它全身锈迹斑斑,却非常符合绿草,百花的相伴。不知是何方悠悠传来一阵音乐,不知是何处飘过一抹淡淡果香,不知何地飞扬着浓浓的花气,不知何地透出缕缕阳光。两旁的石雕似两个酒杯,一个个人像按顺序排列,人相中男性刚劲有力,女性婀娜多姿,又娇柔百媚之态。渐渐来到了最顶端的阿波罗湖中间有散放金光的太阳神阿波罗神像。他在湖中的样子英姿飒爽,与群马为伍,向东方奔去。湖很深,但不大,一个雕像便占了湖的大部分光景,这个湖是花园的中心,四周都是迷宫。我们左侧进去,这里的墙全是树,树下生着草,远观成一个长方体。路,不停的分岔,每一个岔路都能到达一个小景点,而每一个小景点都有七八个出口,所以这里的路四通八达,不是一张小小的地图可以驾驭的。我们来到了餐饮区,点了几个三明治和巧克力酱甩饼,边吃边赞,尤其是甩饼,口感极佳,不薄不厚,又十分筋道,纯小麦所制,隐隐透出一阵甜甜的香气。折成八折,每一折都有浓浓的正宗的纯巧克力酱。一口下去,软,筋,甜,黏,被完美的融合了,绽放了灿烂的光芒。在口腔中回荡,后味无穷,吃吃吃,吃吃吃,我们疯狂的吃。

只是一份,小小的甩饼。
    吃完甩饼,我们甩出餐厅,在迷宫中游走,时不时,绕一个艺术喷泉池一圈,在一个盆景区逗留片刻,慢慢开到了一个特著名的肖邦喷泉曲。四周传来肖邦的钢琴曲,喷泉随着音乐,高低起伏,当琴声音调忽升时,喷泉中间边喷出一排直线,随后成了波浪,就像音频一样,显示出琴声的跌宕起伏和我的百度音乐上的音频无异,我不得不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突然,琴声戛然而止,喷泉的花样也凋谢了,中间的一排将最后一波水飞扬到空中也悄然落下,空气在一瞬间凝固,出奇的安静。忽然,琴声变得狂野起来,由上往下飞泻而下,喷泉也附和着疯狂起来,从下至上逆流而上,两股力量互相交融,并没有迸出龙卷风的气势,而却相辅相成,不杂乱,是优美,不疯狂,是雅致。从大音响边离开,不经意的走到了法兰西式大花园尽头,一排排的方块树将我们领向古典的铁栅门。小小的红底警卫室,让我忽有一种室外桃园的感觉。大门紧闭,让我们无法想象,也断绝了我们出去的可能,我们只好继续前进,终于走出了由石雕像装点的大道,从正宫的西南门走出,拍了许多照片,就原路返回了。如果几年以后,我还能旧地重游,我一定要看看凡尔赛宫的镜廊,才能补全此行的遗憾。

                    卢浮宫
  7月8日一大早,我们就为卢浮宫行程而兴奋紧张的准备着。
    乘地铁在卢浮宫站下车,一出站们,正面对着塞勒河。沿着河,在一条充满着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石砖路上走。慢慢地来到了一个宏伟的建筑前,上有小洋葱头,顶上有一排大理石雕像,英姿飒爽的样子。从底下的拱门中进去,刹时感到一阵清凉,四周变得暗了许多,绕了几个弯。眼前亮光一闪,如水晶般闪亮的玻璃金字塔出现在眼前。想不到,曾经神游了多次的玻璃金字塔就在眼前,我还故作镇定地慢慢走向前方。
    除了拱门,金字塔和四个小金字塔都看得清清楚楚,金字塔的洁净灿烂与现代化和四周环绕的博物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学课本上的图片至今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再无比宽广的广场上一个发光的金字塔利于广场中间。几天一见,并不觉得多宽阔,那是因为

人实在是太多,好不容易找到了对位排队,一排就是一个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一脚踩上卢浮宫的电梯,让玻璃金字塔在头顶移动,下面的大厅好大,有三个方向的电梯,通向卢浮宫的三个展厅。
     舅舅去买票,我们百无聊奈的在大厅里瞎转,买到票后,我们以卢浮宫三宝: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为主开始游览。
   我们先来到了德农馆,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和蒙娜丽莎就在这里!刚刚一入门,只见都是好多复制品和小石膏像,但越走展品越精彩,渐渐已经有了圣母像。其实,卢浮宫展出最多的有三种,第一种是圣母怀抱着小耶稣,第二种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情景,第三种是圣母怀抱着死去的耶稣,耶稣的手背,脚背都有一个洞,而且他的右肋和头部滴着血。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下,”沉默已久的舅舅闪亮登场“耶稣在被犹太人押上十字架前,给他戴了一个荆圈,所以他的头部在流血,到了十字架上,给他的两只手上各订了一颗钉子,把他的脚前后叠起,订了一个钉子,最后,在他的右肋划了一刀,这就是他手上,脚上的洞和右肋上的伤痕的由来。”右边墙上挂着一排出自不同人的手却看起来一样的圣母像,圣母的目光十分慈祥,从上往下俯视着人类,她怀里的小耶稣十分可爱,向外张着手,好像要挣脱圣母的手,滑到地上。再往前,有两件瓷器墙饰,也是圣母像。
   穿过这个门,我们看到了拿破仑的行宫,和卢浮宫的外观并无两样,只是它的路也就是入宫的台阶很有特色,因为拿破仑想要骑马,所以入宫的道路为S形的马道。
   渐渐出现了雕像和德国特色:黑森林,一边听舅舅讲,一边前行,来到了一个长廊,两边是大理石像和大理石宝座与一些石棺。雕刻家们精湛的技艺,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折服了所有人的骄傲。突然,一股

强大的声波传入内耳,原来,上面有一大群人围着一个雕像。这就是卢浮宫三宝之一-------胜利女神
     她站在一个残破的船头上,向她的两侧往后张着翅膀,翅膀上的羽毛一丝丝都雕刻的十分细致,挺着胸,衣服随着海风飞扬,她的头和双臂都断掉了,但我依然能从她余留的部分感觉到一种豪气和傲视风云变迁的壮阔。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了呼啸的海风,汹涌的海面,乘风破浪的船,飞翔着的海鸥。这个大厅很大,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在胜利女神两边,各有一个通道。我们钻进了左边的通道去寻找蒙娜丽莎,一路上都精彩万分,我们走进了镜廊。这个镜廊和语文书中凡尔赛宫的镜廊差不多,两边的墙壁金碧辉煌,反射着耀眼的金光。当然,这一切只是挂毯的装饰。挂毯十分华丽,都是圣经中的故事,他的顶也是雕梁画栋,有一幅幅圆形的壁画,画在顶上,同样栩栩如生。不过,最精彩的还是走廊上的玻璃柜。这里面陈列着一代国王行宫中的

器具,不过我把这位国王的名字忘了。在玻璃柜中,有用玉,玛瑙,和其他宝石打磨的十分精美的器具。像杯子,盘子,果盘,酒杯,虽然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大造型却十分风雅。无一不透出贵族的豪华气息。比天鹅堡的镜廊更具文化气息的是,他的上顶有十几幅壁画都是“圣经”中众神的故事,四周有法兰西历代国王的画像,用粉色天鹅绒装饰着。
   蒙娜丽莎独占了一间展厅,封在玻璃框里,四周围着栏杆,远远看着,似乎和美术书上看到的没有两样。隔着人群和栏杆,我和遥远蒙娜丽莎合了个影,算是“到此一游”的证据。找到维纳斯,我们已经很累了,完全的审美疲劳,感觉和其他的雕像风格一样的。一大圈转下来,不懂艺术的我们也算是开了眼界。这里,不论式雕塑还是大幅的油画,在我们这些外行的眼里似乎都是一个风格,人物丰满感性,表情大都安详宁静。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无不细致,精致,体现了创造者对艺术的追求,对信仰的崇拜,的确是文艺复兴。

7月9日,我们乘坐火车,离开法国来到----罗马。
    罗马,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城市,不论是古罗马还是现在。而现代的罗马人似乎也特别注重保留他们的这种“历史感”。包括世界著名的“斗兽场”在内,城市的四周,无不是大片大片的废墟,而偏偏是这些残存的废墟,刺激着我们的想象力,“母狼乳鹰”“屋大维”“特洛伊战争”------这些有限的从历史书中学到的一些名词和现实共鸣以后,遥远的罗马城真实而神秘。从东到西,我们用脚步丈量着历史,一个小时,两千年的历史,数不清的传说和故事,每一块砖,每一段断壁,每一座残存的建筑,凯旋门,都让我们浮想联翩。映着夕阳,我们拍到了著名的指甲红色的天空。

到了罗马就不得不说说罗马斗兽场。外形和历史书上的一模一样。进去了,才知道世界很大和奇妙。圆形斗兽场分上下两层,上层是露天的,宽大的角斗场地和周围一层层的看台。下层,是在地下的,这是我们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竟然是角斗士们住的地方,隔成一个个的小笼子,低矮潮湿,有通道通向比赛场地。很难想象,在角斗场上英勇的斗士们平时竟然缩在这样的地方,过着非人类的生活,怪不得,见了斗牛就充满斗志,这里有恨,恨他们连牛都不如。奴隶的生活和地位,在这里可以窥豹一斑。

梵蒂冈,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小到似乎只有一个小区那么大,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自己的货币,甚至没有自己的军队,一切生活物资全部输入,一切生活垃圾全部输出,。可他,世界闻名,因为这里住着天主教教皇,这里,是教皇的家。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万神殿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艺术精品,说他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博物馆更合适一些。

阅读 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