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小初衔接探贯通 携手共研赢未来——马鹿沟镇学校召开小初衔接工作部署会暨衔接教育研讨会

马鹿沟镇中学 提华
编辑于2024-10-22
阅读 9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轻揽一缕秋阳,时光恬淡;拾取一抹教研之辉,岁月馥郁。为深入研究小初教育融合新模式,开辟一体化育人新路径,10月22日,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学校召开小初衔接工作部署会暨衔接教育研讨会,凝心共研衔接,聚力共赢未来。校长赵磊、中小学两部相关教学领导及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学段学科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研讨活动。

       启航:背景与筹备

      小学时光韵如诗,雏凤清啼展新姿。在教育的征程中,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转折点。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做好小初衔接的探索与贯通,更是关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的衔接,让初中教师更好地了解小学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顺利从小学阶段过渡到初中阶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赵磊校长立足学生发展,带领业务副校长、中小学部教务主任及教研主任等相关教师通过日常听课、召开教育教学分析会研讨学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订小初衔接计划,并制定可行方案。

      进行时:座谈交流

      上午九时,小初衔接交流座谈会在学校会议室准时举行。首先赵磊校长对学校未来在小初衔接贯通培养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一是将小初衔接教育作为全学段贯通式教育工作的起始点,以衔接教育激发教育教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活力;二是全面开展衔接教育,做好小升初入学准备教育和初中适应教育;三是建立“学校—学段—学科”衔接教育协同机制,明确各层级工作职责;四是全力提升教师衔接教育能力,通过协同教研、贯通培训、教师测试等活动,加快教师小初衔接教育能力。进一步明确了各年级、各学科在小初衔接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行动方向。提出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做到重点突出、详细务实,能够具体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小初衔接工作的有效实施.​

        会上教务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围绕小初衔接教育教学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他们围绕课程设置、学科活动、学生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各学科高度关注衔接教育,大胆探索衔接方法,同时,也将衔接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交流与分享让中小学达成了思想共识,明确了目标。

     各学段教师代表围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特点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初中教师们纷纷表示对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初中的教学提供了思路和方向;通过交流小学教师们肯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差异,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基础能力和好习惯养成的培养,继续抓好教学质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继续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子到中学。

进行时:共探贯通

      本次深入交流与研讨,为孩子们的小初衔接之路铺设坚实基石,共同开启他们成长的新篇章。

      小初衔接的探索与贯通,是一场双向奔赴。对于小学而言,要在高年级阶段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做好初中学习的准备。老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书写、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严要求学生书写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让孩子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养成整理错题集的好习惯。同时,通过开展一些初中课程的体验活动,如科学小实验、历史故事分享等,让孩子们提前感受初中学习的魅力。对于初中来说,要主动了解小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初中教师可以走进小学课堂,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在班级管理上,也可以借鉴小学的一些成功经验,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尾声:展望未来

      此次小初衔接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更是一次教育实践的探索与创新。通过交流,小初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今后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们也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小初衔接探贯通,双向奔赴向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阅读 9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