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周氏世德堂家谱简介(泉堡)

周尔名
创建于2020-04-18
阅读 5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水泉周氏世德堂先祖历史简介:(1)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约公元1368——1424 年)大移民时,由山西省平阳府的绛州出发,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办理移民于续,向陕、甘一带迁徙,途中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才随军到达兰州,住于盐场堡穆阁寨(今兰州市庙滩子南边),在此处并有老坟。

(2)在盐场堡穆阁寨,先祖靠从兰州往宁夏、包头放皮筏子搞运输为生。后因兰州浮桥收费过高,不堪重负,于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 便将家一分为三:一家走河西武威;一家走靖远三角城;我们这一家到了条城(俗称条城,现名青城)

(3)明末清初(约公元1730年左右),又从条城街上迁移到吴沟,吴沟在青城南山,距离青城约十公里,到吴沟后以种田贩粮经商为生,商队遍及兰州及宁夏中卫,骡马成群,家境殷实,达到鼎盛时期曾出资修了一条马道从吴沟梁到青城黄河渡口,后来被清朝官府征用,现存的东滩官路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青城古镇南山帅子旗山下,有祖坟,可惜解放初期被平为田地。在吴沟梁也有祖坟。吴沟老庄已经无人居住,最后几户周氏后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迁到兰州新区。

(4)道光年间(约公元1830年左右),因吴沟人蓄饮水特别困难,便在得法祖(水泉周氏始祖)的主持下,将家迁移到靖远县城附近的东湾镇杨稍沟,以种粮、粉、瓜、烟和搞运输为生,光景不错。后因庄主毁约驱人,一世祖‘‘得法’’祖不得不忍气吞声离开杨稍沟,将家迁到平川区陡城村的二道巷子,与庄主签契约,在陡城的双岔儿铺沙压地,打了水井,光景逾来逾好,可孰料又是“毁约驱人”! 一世祖遵循“忍能生泰”的古训,将家搬到水泉村下堡子。在下堡子友人李汉玉的帮助下,与黄沙湾白家签了租约,在滴崖水压沙地,挖窑洞,开车道,定居于滴崖水。地里种棉花大烟,大车往返于海源与靖远之间,去时运棉花,来时装黄米,光景又重现生机。这时是清朝道光末年(公元1850年前后),也就是鸦片战争后十年。同治元年至同治3年(公元1862—1867 年),是回汉民族冲突非常激烈的年代,二世祖和三世祖两代人曾在滴崖水二层碥和当时的宁夏省中卫县避过难(滴崖水老庄可视为我家蒙难之地)。

(5)同治七年(公元1868 年), 回民动乱安定了,雨水充沛,棉花收成好。我们的先祖买下水泉村前上街的一处院子,正式由滴崖水搬到水泉村居住,先祖离开青城吴沟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了。

“根”者,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一个情结、一份真情。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榆中青城吴沟梁周氏后裔分布,截止2020年已经知道分布地点有:榆中哈峴周家岭、青城下片的东滩、白银区强湾周家台、白银水川麻林坪、平川区水泉村、平川区下堡村(共和乡牛拜村)、平川沙流水、平川区旱平川、平川区陡城村、平川区毛卜拉村、靖远县糜滩小马庄、靖远县城三道水巷、榆中哈岘乡打灰条、兰州新区、敦煌, 嘉峪关等等。

铭曰:
悠悠周姓兮,岐阳启姓;
巍巍功勋兮,绛条分封。
洪洞大槐兮,叩别故园;
历尽磨难兮,到达水泉。
无数先祖兮,诚勤善良;
继承发扬兮,山高水长。
德学勤健兮,修齐根本;
科教领先兮,万事兴顺。
广聚信息兮,创业保证;
艰苦奋斗兮,心想事成。
吾侪苗裔兮,自强不息;
更企来者兮,万里鹏程。
作者周仲麟简介: 山西师范学院毕业生中国文化书院研究生;
华北工学院分院副教授、学报主编、图书馆馆长。

青城吴沟周氏先祖给后人姓名排序是:文承得国世,朝尚明显相。从辈分排序看出:老祖宗对后人寄托了美好的祝愿,文承得国世(仕),朝尚(上)明显相,意思是文化有成,长大后做朝廷上显明的丞相,希望吴沟周氏后人成为国家朝廷的贤能!

万分感谢诸位乡亲好友珍贵的墨宝留言。🙏

目录

三世祖世全居士

四世祖朝贤公

四世祖廷贤公

为修家谱收集资料,公元1997年五世孙 ———兆麟和常麟兄弟俩,到白银大坝滩周家台宗亲家里,参阅青城周德远后裔的家谱。(清朝康熙年间周德远在青城和回民马光辉打官司为民一事广为流传,回民马光辉无理霸占青城田产、税收等多年,欺压百姓,最终被周德远自费起诉赶出青城地界。朝贤公在世经常说起先祖德远公的功德业绩,青城古镇现存有德远公的石碑为证)

阅读 5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