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清风徐,丹桂芬芳满径途,秋意渐浓氛围佳,恰是学习好时光。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探索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促进初中地理教学高质量发展,2024年10月17日,我们满怀期待,迎来了广西2024 年“国培计划”第一批自治区统筹项目——广西农村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的第三天——访百年一中 取教育真经
一、“初入校园:印象与展望”
走进一中的校园,我们即刻被其浓郁的校园文化所吸引。“一训四风”简洁有力,宛如明灯指引着师生前行。感恩亭作为感恩教育的象征,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徐霞客的事迹激励着学子勇敢探索、追求真理,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已深深融入一中的文化血脉,成为师生进取的动力源泉。如此氛围,不禁让人对即将开始的访学活动满怀期待。相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能够深入了解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知识盛宴:讲座与启迪”
2024年10月17日上午的讲座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知识大门。
卢兴燕副校长《聚焦特色校本研修,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深入且富有内涵。讲座中,她先介绍南宁市一中充满历史底蕴的校园文化,“善和实”的文化灵魂令人印象深刻。重点在于强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赋能意义。校本研修能挖掘教学资源,探索适配本校学生的教育模式,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非凡,也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为我们地理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
王欣老师《笃行明理,守正创新——教学成果的提炼》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从什么是教育教学成果、教育教学的成果的培育和提炼、总结与反思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王欣老师清晰地阐述了教育教学成果不仅仅是教学成绩的体现,更是包含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综合成效的反映。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成果是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概念。我们在研究教育教学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而成果的提炼则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精准地挖掘教学实践中的亮点,总结规律,并用科学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进行阐述。这为我们日后参与教学成果的总结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莫焕群老师的《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地理实践力》讲座意义非凡。首先,让我们明确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教育核心素养的关键部分。其次,讲座中的丰富案例生动展示了其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课本局限,引领学生实地考察调研,像野外地质地貌观察,使抽象知识具象化,增强感性认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能培养多种能力,从观察到思考再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实践力意味着运用知识探究生活地理问题,如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实验,这提升了学习兴趣,活化了知识。莫老师的讲座为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地理实践力的提高指明方向,我们应积极探索,推动地理教育发展。
李栋老师的《优化情景活动,聚焦“生动”课堂讲座》的讲座生动地展示了地理组生动课堂成果。从讲座中,深刻体会到生动课堂的独特魅力。通过优化情景活动,它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为教学注入无限活力与可能。这不仅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此次讲座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创新的思路与方向,启发我们在课堂中积极探索。
三、“教学风采:展示课风采”
2024年10月17日下午,《3.2学看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由经验丰富的张征英老师执教。张老师独具匠心地设计了“看山画山析特征、赏山识山明部位、建山研山会运用”三个环节,通过自主学习、趣味小游戏、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案展示和合作制作的山体模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还迅速检测了他们对等高线地形图特征及判读方法、山体五种不同部位的判读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 滔滔黄河》由李丽君老师精彩呈现。李老师围绕“寻根溯源‘几’字弯、黄河两岸锦绣安、以绿替沙还林草、多彩黄河今画卷”四个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三个核心素养。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填写知识清单、读图文分析水文特征、合作探究“医治”黄河方案、设计保护黄河的标语和海报等活动,得到了充分的能力培养和锻炼。
两位老师的课堂真正诠释了一语双关的“生动”课堂,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智慧传递:讲座的精髓”
最后,由何雪莲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如何做好一个地理优质课比赛的策略分享。她详细介绍了比赛课的要求、内容、准备工作,并分享了制作优质课的技巧。通过她的说课课例,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反思五个方面展开具体解说,强调了设计意图和时间分配的重要性。
何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意识到,优质课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有法可循、有法可做的。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领略了“生动”课堂的魅力,更为我们的教学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五、“总结与反思:前行的方向”
此次访学之旅是一次宝贵的探索之旅,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领域更广阔的天地,也为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们将带着这些收获与思考,不断努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追求卓越。
图文编辑:庞穆娟 张丽霞 成祖炯 张蔚
张尧琼 张湘豫 张艺
内容初审:第三组全体成员
班委会成员:王全菲、宁弋桑、潘月梅、梁海惠、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