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风险隐患“一张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预警精准度和风险监测能力,建立风险隐患地图,使基层能够及时掌握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通过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二是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基层的业务和技术指导,推动简便易用的隐患信息报送系统的应用,重点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提升排查专业性,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重大隐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综合运用派驻执法、联合执法等方式,提升乡镇、街道的执法效能,确保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和整改。四是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模拟仿真、体验互动等形式提高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依规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根据本地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灾害事故特点等因素,依规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构建“综合+专业+社会”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六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简明实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应对措施,并常态化开展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七是推广“智慧应急”系统: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强化数据分析与应用,为应急管理提供智能化服务,并配备新型技术装备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科技水平。八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格化治理格局。九是强化谋划布局: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及避险转移、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职能融入社会治理“一张网”,明确网格工作职责。十是强化应急力量: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组建镇、村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并确保应急资源的有效调配和使用。十一是强化宣传教育: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时段,深入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和村社,开展安全生产、燃气安全等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上述多点发力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