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老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绘本理论与幼儿音乐绘本

——创编实践课题培训项目 第九讲

创建于2024-10-17 阅读1050

       2024年10月17日,《音乐绘本》项目在顺义区教师研修中心顺利开展了第九次理论与实践培训的学习。活动前,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王红超老师做好了各项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本次活动主讲人为北京教育学院郝香才教授和张瀚川教授,顺义区和密云区学员参加活动。

       活动开始前,郝老师再次强调本课题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深远意义。

       张老师从美术角度介绍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

一、师生互动共学习

        讲座开始啦!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边听边将重点内容记笔记。

      首先,郝老师从视角、景别的设计,及远景、中景、近景的构图对画面表达内容的不同影响方面,引发了学员们的思考,并展开讨论:“你的绘本是否有景别设计?”

        密云区穆家峪镇中心幼儿园郭丛雪老师针对自己的绘本作品中人物“白乙化”进行了分析:“我们的绘本作品中,通过远景构图的方式突出了故事的主题内容,这样的表现方法可以体现出主人公白乙化想要保护同胞的坚定决心,整体画面呈现出白乙化作为指挥者的智慧。”

        随后,郝老师以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为学员们详细讲解景别在绘本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密云区蓝天幼儿园朱昊宁老师与大家分享自己原创绘本的画面布局,引起了师生间的激烈讨论,张老师从专业的美术角度给予点评和建议。

01:11

        郝老师针对此环节进行小结:景别是指画面中被描绘内容的方位大小。

       (1)远景

        远景画面为最大、视野广阔、以营造情境氛围、强化画面构图、强调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作用于衬托主体物,以及交代画面环境。

       (2)中景

        中景画可以呈现角色的全身,交代角色之间的关系,介绍角色活动的空间,它是绘本插图中运用最多的景别。

       (3)近景

        近景画面可以清楚地体现角色的面部表情和细微的动作,所以近景常用于表现角色的感情和心理活动,是交流情感的一种景别。

        接下来,郝老师带领学员们从不同类型的构图方式上进行了深入学习。理论的学习一定要结合实践才能真正感受,于是,郝老师出示示例图片请学员们观察分析,表达自己的理解。

        顺义区李桥中心幼儿园李妍蕾老师通过对称式构图的学习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提出:这样对称式构图的画面给人一种很和谐、很舒服的感觉,这也引发我们在自己创编绘本的过程中,在构图方面有了更多的设计方法。

        随后,郝老师出示了对比式构图的图例,请学员们结合自己创作的绘本作品从构图方式方面进行自我剖析。

00:33

        李妍蕾老师继续作为小组代表,介绍她们的绘本是如何将对比式构图的方法运用其中的。

        “假如请你来创作一幅以‘插秧’为主题的画面,你要如何设计构图呢?”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介绍后,郝老师提出了发散性提问。

        顺义区李遂中心幼儿园张文静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了这种构图方法后,我在设计构图时会先将画面分出三部分,一部分以一位农民躬着身子在稻田里的形象为主体,其他两部分分为远景、近景来呈现。”

        顺义区牛栏山第三幼儿园李梦迪老师继续从细节方面补充到:“画面还要加入一些细节来表达出农民耕作的辛苦,比如:人物的穿着、帽子、烈日以及擦汗的动作等。”

        在“理论学习——图例分析——自我剖析”的过程中,上午的学习告一段落,我们深知理论的学习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习得,于是,我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始了各自的实践创作。

二、实践操作促成长

        在郝教授和张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在构图方面结合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在创作过程中换位思考,分别从绘画时的不同视角、观看画面时的不同感受两种角度来绘画,体验不同的。

        学员们在一天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和展示,提升了绘本创作能力,丰富了绘画经验,同时实现了专家引领的真正作用。让我们继续在两位教授的领航下携手前行,收获更多的成长!

      

        

阅读 10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