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身健康 预防毒隐翅虫】---江北办山城幼儿园隐翅虫知识宣传

青华潜能山城幼儿园
创建于2024-10-17
阅读 2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如果蚊子、苍蝇

                     这些虫子

                    飞到了身上

                  我们的第一反应 

             应该就是赶紧拍死它

             有一种虫子飞到身上

                 可千万不能拍打 

            这种虫子就是   隐翅虫

           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看看吧

      01

   什么是隐翅虫

      隐翅虫(rove beetle)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 58500 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隐翅虫的生境复杂,在农田、林间、雨林、山地、河畔及海边均有分布,在某些哺乳动物的体表也有发现。隐翅虫为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以肉食为主,靠捕食农林害虫为生;一部分为腐食性、粪食性的昆虫,可以促进自然界物质的循环;另外一些以菌菇、植物的果实以及花粉等为食物。少数的种类可引起皮肤炎症,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怎么辨别隐翅虫

      多数细长、体小,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一般不到3毫米(或1/8吋),最大可达3厘米。大多数种类鞘翅短而厚,长约等于宽,后翅发达,起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大部分腹节外露。有些种类后翅退化,甚至鞘翅一并退化;有些种类鞘翅发达,完全盖住后翅及腹部。幼虫无翅。有些大型种类有美丽的黑色和黄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为均像兵蚁。

                        03

            隐翅虫有什么危害?

       隐翅虫身体里能分泌pH值1-2的毒液,腐蚀性很强,被称为“飞行的硫酸”。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粘上,就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隐翅虫夜间常围绕灯光飞行,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会导致发病。隐翅虫皮炎是指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隐翅虫不咬人,人们患隐翅虫皮炎是因为皮肤接触到了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

                       04

           如何驱赶隐翅虫?

       1、“灭其家园”:隐翅虫喜腐朽枯叶环境,那么我们应尽量消灭其滋生环境,清理腐败垃圾、清除杂草、保持环境干燥,可喷洒除虫药。记得外出踏青尽量不要在青青草地上久坐或久卧。           

     2、“断其来路”:隐翅虫昼伏夜出,趋光趋灯,夏季闷热天气其入室活动较多。所以,关好纱窗,尽量避免其“入室行凶”;睡觉时放好蚊帐,熄灭室内灯光;在室外乘凉时尽量不开灯或与灯保持一定的距离。

       3、“轻吹重踏”:如不幸遇到虫体落在皮肤上,记住,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碎或拍击。正确做法是,将虫体轻轻吹落或用物品拨落在地上,然后用脚踏死。接触虫体的衣服记得洗干净暴晒晾干,及时收回室内,尽量不要放室外过夜。

                         05

                 防虫手册

         除了隐翅虫之外还有许多蚊虫出没快收下这份防虫手册帮助你掌握各种应对方法

蚊虫高发季不要怕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提前做好预防

遇到时冷静淡定处理

必要时及时就医

阅读 2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