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好书推荐(2024年第19期)

阅读 339

        梁进,1989 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在欧洲游学工作多年,2005 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金融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和课程主持人,并出版专著、译著、教材《数学建模讲义》《利率互换及其衍生产品》《信用风险估值的数学模型与案例分析》《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同济大学论文选评》等,出版散文通识文集《淌过博物馆》《淌过博物馆(第二版)》《如河的行板》《数学与名画》。

        艺术是形象思维的高度抽象,数学是逻辑思维的高度抽象。数学研究数形,也包含形象逻辑;艺术讲究逻辑,也包含逻辑形象。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那么在这个空间里有着什么样的数学密码?作者在本书中将沿着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足迹,从文艺复兴到信息大数据时代,从古典透视到奇异世界,带领读者探索世界名画中的数学解码和变迁,生动地讲述了数学和绘画如何互相影响,交织发展,高维连通的。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音乐与人生》是丰子恺谈艺录收集的丰子恺关于艺术方面论述的文章中的一本,呈现丰子恺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观,丰子恺在音乐艺术方面颇有研究,本书讲述了他在音乐艺术理论方面的观点和成就。书中大多数文章并未收集到《丰子恺文集》中,而是遗落在外的佚文,对于喜欢丰子恺的读者和研究丰子恺的人来说,这些文章能够让大家了解到丰子恺的另外一面,算是给读者的一个惊喜。  

        此书是被遗漏的丰子恺作品的明珠,它们大多不为人所知,不像丰子恺其他作品一样家喻户晓,却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够很清晰地解读艺术大师丰子恺对于人生、对于艺术的价值观和追求。丰子恺总是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率真的情感。他一向反对"做"文章,反对用生僻、晦涩的词语。

        刘醒龙,1956年生于湖北黄州,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湖北省文联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主编。出版有长篇小说《天行者》《圣天门口》《蟠虺》《威风凛凛》《一棵树的爱情史》《痛失》《黄冈密卷》,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凤凰琴》《分享艰难》,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一滴水有多深》《上上长江》和长诗《用胸膛行走的高原》及散文集、中短篇小说等八十余种。

        《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现实主义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麦家,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6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等。《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解密》《暗算》入选“企鹅经典”文库,是中国仅有的两部收入该文库的当代小说。2014年《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2015年获美国CALA蕞佳图书奖,2017年被英国《每日电讯报》选入“全·球史·上蕞佳20部间谍小说”。

        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均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由其本人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经典之作,深受观众喜爱。

        对残局,身处孤独与绝望之中,如何跳出黑暗的深渊?

        《风声》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长篇力作,曾多次被改编为影视和话剧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在孤独与绝望之中,在责任的重压和现实的重重锁链之下,凭借强大的信念和天才的想象突围而去,如凤凰涅槃。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迷宫般的叙事,还原了一段真假难辨的传奇故事。罗生门般的故事结构,柳暗花明的情节发展,酣畅淋漓的阅读感受,让此书成为当代中文小说的经典之作。此书曾获《人民文学》年度蕞佳小说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巴金文学奖,更是《人民文学》创刊以来首度全文登载的长篇小说。

      ⭐看似我写了一群无情之人,而这恰恰是我蕞深情的作品。——麦家

      ⭐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风声》具有强劲的叙事力量,它探索人的高度,塑造超凡脱俗的英雄,以对人类意志的热烈肯定和丰沛的想象,为当代小说开辟了独特的精神向度。——《人民文学》年度长篇小说奖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麟,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1996至1998年间,冯契先生的著作、论文、讲演录和哲学通信等汇集成十卷本的《冯契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近20年来,冯契的哲学思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为了给学术界研究冯契哲学思想提供更好、更完备的文本,201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发起并承担了文集增订版的整理工作,对前十卷精心校勘,订正错漏;并搜集、整理了原先没有收入文集的有关作品,编为第十一卷,除哲学著作外,还包含了先生早年创作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冯契文集 第一卷: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为文集新增内容,包括作者早年发表的书评、诗歌、为他人撰写的序或跋、作者同友人通信中与哲学有关的一些内容,以及散见各处未收入文集中的文章等。时间跨度很长,内容丰富,从中可一窥作者广泛的学术兴趣和不断发展的思想路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阅读 3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