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家庭教育的学习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教师和家长携手同行,群策群力,家校和谐有效地沟通,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10月17日滦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携手教共体学校组织了一场以“家校沟通的艺术”为主题的班主任培训,教育局李春林站长、滦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史志广书记、韩志艳校长、耿丽华副校长同时参会。
艺术沟通 携手同行
幽默风趣、才华横溢的董东敏老师从沟“通前要有准备”“沟通时要讲策略”“沟通后要有温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她在家校沟通过程中的做法。
每次接手新的班级,建立班级群后,首先建立班级学生基本信息联系表,立即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探查家长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建立心理预设,以免遇到突发事件手足无措。
新班级建立第一周,通过微信逐步向家长发出好友邀请,并表明:我是孩子的新班主任,未来一年需要您的积极配合,共同来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有了思想上的准备,就有了以后协作的基础,这就为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做好了铺垫。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其效果截然不同,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我们教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我们要推心置腹、坦诚相待;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切入主题,等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我们要先扬后抑,适当避实就虚;沟通过程中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要区别对待,注意沟通的方式艺术。对于“护短型”家长,老师要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并不时把孩子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有面子,为进一步沟通做准备。对于“放弃型”家长要多鼓励,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对于“敷衍型”家长则要重拉拢。面对“知识型”家长,我们要如实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校情况,并主动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
目前大部分老师由于时间不足或语言组织欠妥等原因怯于与家长沟通,董老师就毫不吝啬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借鉴!她从耿校长学到的学期初群规制定方法和梁老师如何在群里对安全、学习、生活、任务布置等进行提醒,都值得我们共同借鉴!
沟通后要及时跟进,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做到“三要”,一要沟通结束后关心不能断,二要对沟通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三要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并进行必要的鼓励。
力度和温度并存
教学经验丰富、学科知识深厚的冯丽萍老师从“集体沟通渠道——微信群”“个别沟通渠道——私信、电话、见面”“特殊学生的培养,争取家长配合”三个方面结合本班具体事例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享。
巧妙利用班级群,携手家长帮助学生成长:培养边界感,高效利用家长群;树立责任感,积极服务巧沟通;把工作做细,提前沟通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分享每日学习要点及学习收获;调动家长的力量配合我们的工作;介绍班级工作,树立集体荣誉感,分享收获。
在个别沟通时,冯老师注意到了用真诚建立信任,打好沟通成功的基础,同时注意说话方式:多赞美,少批评;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音调;倾听很重要;要有耐心!
总结升华
耿校长意味深长地提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深知我们的工作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家庭的未来。换句话来说,我们要影响的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未来,我们要培育的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的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我们除了要努力去做以外,我们还要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然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教育的时间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成长,这样我们才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呼,我们才更踏实、问心无愧。
随后耿校长对“家校沟通的艺术”做了总结:开学初多渠道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及家庭情况,有策略地进行沟通,有的放矢;坚持坦诚,把家长当成我们的朋友、家人、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班级群里适当正能量分享;做用心的老师把班主任工作做细,注意随时学习,丰富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知识储备,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完美。
通过本次这个培训,在场的老师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家校沟通的技巧和经验,也同时让老师们更意识到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发展的需求下家校沟通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相信我们的老师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重视家校沟通,把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都附着于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家长都感受到我们老师的这份真心,达到更好的家校共育的效果,一起托起孩子健康、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