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提升硬本领软技巧】—津南区高中物理高考教研活动纪实

知奥
创建于2024-03-21
阅读 8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高中物理复习备考方向,促进复习教学,以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津南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室于3月20日下午邀请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学科室主任高杰老师向大家明确高考物理方向及授课过程中要培养的学生的物理思维。

  高杰老师提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明方向 析问题 握钥匙 强本领。高杰老师先是提出了一个作为物理教师都有的困惑:“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考复习质量?”,高杰老师运用电场当中电势升高的方向为例,向大家解答了提高高考复习质量,首先要做的应当是明确最佳路线—明方向,接下来分析问题深刻领悟试题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握钥匙,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增强学生解题本领的本质需求。

  明确方向即准确知道高考考察要求、抓住考试重点,所以高杰老师先带领大家了解了几个 命题文件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典型例题了解命题者的声音。

    高考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考察,杜绝偏题怪题和烦难试题,引导教学重视教材,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同时十分注重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23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以上有关命题文件的解读,我们可以提取几个关键字,高考主要考察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知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命题思路紧扣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以教材为准,深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高老师通过列举表格为大家呈现了从2021至2023每个部分的考察知识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天津高考试卷考察的知识点较为全面,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知识点也相对比较固定。选择题具有基础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综合性、注重联系实际考、察科学思维,注重图像利用的特点,考生在考试当中呈现的主要问题有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与常见现象不能联系、科学思维素养需进一步提升等。

  目前高考复习方式,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但是高老师提出一轮复习所用22周复习27章知识点,时间紧而缺少适时强化。在第二轮复习时,学生遗忘了较多内容,从而影响了第二轮复习效果。在二轮复习中,教师主要围绕重点内容专题复习,常常是知识串讲,例题讲解,学生练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未经过自己动脑思考的知识很难消化吸收,特别是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言。在第三轮复习时,全体性的查漏补缺,盲目练速度大量刷题,这种行为影响更多的是技能,而不是物理思维。对于以上现象高老师提出了几点复习建议,对于选择题应注重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将检索总结应用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变强。高老师以板块模型为例,强调发挥演绎过程对提升素养、加深对物理规律、理解应用的重要作用。并且与大家分享了高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在面对学生理解波的图像困难时,利用纸杯在地砖上模拟振源运动,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摆一摆,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波形图的形成。

  高考计算题具有考察主干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模型建构、注重对关键能力考察(信息获取分析,综合能力等)、注重图像的利用、注重灵活运用而不繁琐的特点。高老师提出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程序性的解题思路,应用解题思维模型,快速找到切入点得出正确答案,做好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再应用规律求解。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后,对于同一个过程不同量的关系找规律,不同物段同一量的关系找联系。 高老师为大家总结呈现了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两种理想模型:1对象或装置模型,例如质点,弹簧振子、点电荷等。2运动过程模型,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接下来高老师着重对比分析了单物体多过程问题,和多物体相互作用的运动问题。这令我收获颇丰,我知道了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让学生建立起看到题目为单物体多运动过程问题时考虑定理;当题目为多物体相互作用的运动问题时考虑守恒的物理解题思维。

高老师以电磁感应大题为例,说明了虽然切割磁感线的物体为单个线框或导体棒,但是由于磁通量的变化会导致闭合回路产生电能热能,因此对于这类问题在解决时,不能因为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就死板的应用定理,而是应当考虑整个闭合回路构成的系统,应用守恒的思想。

  最后高老师单独强调了万有引力相关的问题。虽然天津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但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增添如全国卷中有关万有引力大题的内容。当万有引力题目中,仅仅描述“加速度”时,直接应用“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解题更为方便;若题目中描述有“物体围绕着中心天体转动”等圆周运动时,则应当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进行解答。

  最后李芳老师对整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听完这场讲座,我的收获很多,虽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没有带过高三年级,但是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把握以及授课时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方法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会试着将高老师所说的解题方法在例题讲解中逐渐渗透给同学们,使学生们自主构建物理模型和物理解题思想。这次讲座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复习策略,更让我对高考物理复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讲座中提到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考点的深入分析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此外,讲座还让我对高考物理复习的命题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试题的命题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高考动态了解命题趋势,以便及时调整策略。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编辑:赵春迎

审阅:李芳

阅读 8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