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厚植理念,品味研途花香——天门市第一小学教联体学校数学分享交流活动

邓倩倩倩
创建于2024-10-16
阅读 3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搭建良好的教研交流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校际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2024年10月14日,天门市第一小学张娟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赴石家河小学开展了数学联合教研分享交流活动。

深耕课堂

石家河小学张彩丽老师授课《认识四边形》,张老师从学校情景图入手,引导学生回顾简单平面图形,自然引出课题即本课研究内容“四边形”。接着,张老师以“圈一圈”的活动使学生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点;以反例辨析加深对四边形的理解;以图形封闭性的讨论深化对四边形的认知;以“画一画”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边形的特性;以合作操作交流重点研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四边形的活动巩固深化对四边形的全面认知。

课后,张老师从教学设计意图、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多方面进行了说课,并说出了自己的疑难之处,请听课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课后,石家河小学刘书红老师肯定了本堂课的成功之处,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巧妙设计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四边形的特性,突破重难点。赞扬了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在直观上认识区分四边形后,通过正面辨认、反例辨析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的认知。同时也指出还有部分细节之处有待完善。

天门市第一小学陈阳老师指出,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和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张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有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构建。张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营造学生学习氛围。并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的“三会”,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教学效果明显。

厚植理念

天门市第一小学张娟数学名师工作室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内容结构化,结合暑假参加“国培计划(2024)”——天门市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以学校的教学工作为依托,对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探索,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

‍邓倩老师分别从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基本要素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

《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下整合为七个主题:数与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综合与实践领域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内容结构化体现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征,具有相同的学科本质与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突显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特征,是整体把握学习内容之间关系的线索。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学习单位,以结构化学习主题的核心概念为统领,梳理具有相同学科本质的系列单元;整体分析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正是试图通过以主题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形成的系列单元,体现分散在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在学习结构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进而形成核心素养。

石家河小学校长彭小波对本次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课堂与研究的相互衔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碰撞出思维闪动的光芒。彭校长表示欢迎天门市第一小学与石家河小学教联体学校之间多互动、多分享、多交流,搭建连心桥,共绘同心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交流分享活动后,澎湃的教育激情、共生的教育智慧、青春的教育力量仍激荡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久久为功。

阅读 3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