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减负正当时 齐聚研讨赋成长——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有效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记录活动纪实

松间明月
创建于2024-10-16
阅读 2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作业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14年10月8日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各学科组围绕制度建设、调研整改、培训指导、系统实施、评比监督等方面展开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业管理机制和实施策略。

语文组

语文组: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教师要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低年级段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思维的特点。小学低年级段的作业设计应本着寓学于玩,富有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要多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知识。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层次,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数学作业的受益者。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教师职责担当;健全作业管理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优化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需求;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数学组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作业内容要“精”而有“神”,既要控数量,又要保质量,需立足单元整体、重视知识建构、融入生活情境,让作业富有童真童趣,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善做”。数学作业要尊重学生差异,设计个性化分层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动性作业;跨学科整合,设计高效能作业;丰富学习经验,设计探究性作业;真正让数学作业“活”起来。

        各年级数学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对本次培训学习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数学组认为减轻学习负担并不等于“放养”,对于学生课后的考察应该更多元化,改变以往唯纸笔反复操练的模式,要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去完成,既能够拓宽孩子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知识,又能在增加亲子互动的基础上加深亲情,这样的作业才是孩子们喜欢的作业,比如回家后学生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等等,寓教于乐,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快乐地学习,以此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教师要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奠基阶段,更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障。一线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顺应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最终通过科学丰富的作业设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验不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习惯。

英语组

  教师们认为设计非书面家庭作业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作业设计要趣味化、生活化、具体化、多元化。可以是动手操作型,说理型、探究型、阅读型、游戏型、故事型等类型的作业,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想象、表达、探究、思考等数学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主观情感。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通过本次研讨,本校各教学组教师对“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教研就像人生路上一对患难与共的朋友,希望全体教师能够一起实现教学相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共思共研,“研”之有理,“研”有所得。愿我们做一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师,走一条繁花盛开的教育之路!

阅读 2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