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4年10月8日—15日是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倡导食品消费“尚俭”新风尚,重温食品安全小知识吧!
食品安全我知道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1.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2.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3.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4.注意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等设施。
5.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
6.要做好家庭饮食卫生工作,对所有餐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7.教育孩子做到不买无证摊贩处的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不完整的食品。
食品选购妙招
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使用。
3.闻香味:产品香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食品安全四要点
一、保持清洁
①拿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也要经常洗手。
②便后洗手。
③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④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但泥土和水中以及动物和人身上常常可找到许多危险的微生物。手上、抹布、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即可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二、生熟分开
①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
②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③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它食物。
三、食物要彻底做熟、加热要彻底
①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②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
③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危险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烹调食物达到70℃的温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四、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1.要到正规超市和市场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不用未处理的水,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无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位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6.生吃瓜果要洗净。
7.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之前洗手的习惯。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还可出现发热、头痛、眩晕、乏力、肌肉酸痛和皮疹等。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食品安全记心间,健康幸福每一天让我们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每一份食物都成为滋养生命的礼物而不是危害健康的隐患!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心系千万家,也心系幼儿园。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食品安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
编辑:贺 琼
审核:苏晓娥
2024秋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