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阿坝自助游(二)洛克之路

不是很清楚
创建于10-16
阅读 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D2 合作--扎尕那  175公里


从合作出来就一路爬坡,海拔逐渐升高。地貌与昨日完全不同了,已经是高原草甸。


路上骑行的勇士

00:30

一队广东来的摩托,肇庆、云浮、清远、惠州的车牌,以BMW居多,在马达轰鸣中绝尘而去。

00:42

沿G316国道进入卓尼县,有个红山口观景台。

山体果然是红色的


9月的草原色彩更丰富些,青黄相间,青色的是牧草,黄色的是成熟的青稞。


00:23

继续往卓尼县城方向,就到了扎古录镇,这个以“洛克之路”知名的小镇。



“洛克之路”起点打卡

那支广东摩托队也在这里集结打卡后一轰而去,现场留下一个骑着踏板小摩托来到这儿的山东菏泽小伙,小摩托作为我们拍照的道具。


洛克之路,是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当年选择的一条从甘南卓尼县扎古录乡前往迭部的科考路线,现在因为其具有的挑战性和一路上令人惊叹的美景而声名鹊起,成为甘南自驾旅游的一条经典路线。约瑟夫.洛克(Joseph F·Rock l884-1962)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植物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1925-1927年,洛克主要生活在卓尼,他考察了卓尼与迭部的大部分地区,探索了迭山所有的山谷和山脉。后来,他曾两次穿越稻城亚丁,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以此约瑟夫·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



洛克之路卓尼段,从洮河边的扎古录镇起,沿着洮河支流车巴河,直到光盖山垭口约70公里的路程,海拔从2700米升到4000米。一路的景观从乔木、灌木、针叶林过渡到高山草甸,穿越农田、草甸、古冰川。



卓尼段又分为车巴沟段与光盖山段,路况完全不同。


车巴沟段:扎古录镇到江车村35公里,逆洮河支流车巴河而上,从海拔2700米平稳上升至3000米,柏油路面,基本有手机信号。山谷和村庄比较多,群山下的河流村庄田园很惬意。


光盖山段:江车村到光盖山垭口约37公里,没有手机信号,这段盘山路是简易的沙砾路面,路段有部分浅坑,雨季时遍布炮弹坑,但有草甸、云杉林和高山流石滩、石峰等大美景观,一路风景绝佳,可谓是眼睛上天堂,轮胎下地狱。


车行颠簸,好像风暴中的一叶扁舟,前路茫茫。


03:18

光盖山,属迭山山脉脊线的西段,该山峰海拔3300米以上处均为裸露的石灰岩。上部基岩全裸露,峰峦犬牙交错,高耸人云,形态奇特怪异。

迭山,位于卓尼县与迭部县边界地带,既是洮河与白龙江的分水岭,又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一段分水岭。

爬上光盖山有个“洛克驿站”观景台,收费每人2元。


光盖山风景绝佳


前面群峰兀立,怪石嶙峋。


后面山坡舒缓,线条简约。


我们在这里驻留了一个小时,晴好天气,美景令人流连不舍。

观景台前面的全景

00:19

后面的全景

00:06

又一个观景台,壮观的影像。

风口总有经幡


洛克之路全段最高处,我查了等高线地图,最高海拔是4000米,虚标了?


古冰川遗迹


冰川把岩石折磨成这样


信仰随处可见

00:14

继续往前,U形山谷更明显。

00:35

有藏民一边喊着,一边向空中抛撒红红绿绿的纸风马,彩色风马像雪片一样漫天飞舞。


翻过垭口进入迭部县路段就是柏油路面了,随着海拔高度下降,雄浑、壮丽的山体逐渐变得隽美,植被又丰富起来,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夏吾卡观景台,这边也是冰川遗迹

从扎尕那北门购票进入景区


扎尕那后山的怡人景色


远眺扎尕那山


暑假之后,扎尕那不再人满为患,每家民宿客栈都有空房。我们住的景观房窗外就是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房价合理。


客栈庭院的扎尕那山景观


00:27

安顿下来稍事休息后,来到对面山坡,乘观光车赶在日落前来到仙女滩,这里是一片草甸。1925年6月,洛克首次考察迭部地区,从卓尼县经卡车沟翻越光盖山来到扎尕那,正是在此处扎营。他在给《国家地理》的投稿中写道:“我们在扎尕那度过的第一个晚上十分动人,巨大的云层聚集在山谷峭壁中,这些峭壁像海洋中的岛屿一样巍峨耸立。鸟儿鸣唱,空气静止,万物都安静地笼罩在覆盖着绿色苔藓的阴郁森林中。空气中弥漫着云杉和冷杉的香脂气,直立挺拔的云杉和冷杉大有与岩石峭壁试比高的态势。” 百年时光流转,景色依然如故。


环扎尕那皆山也,扎尕那在藏语的意思是石头匣子。


仙女滩日落是扎尕那一景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


沿木栈道拾阶而下


‌夜晚观星,虽云层稀疏,但村落灯光阑珊,仅见织女星等几颗亮星,银河隐身,无缘相见。


阅读 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