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百日咳教育宣传片”——永兴镇第二中心幼儿园

过儿·木登子🍊
创建于2024-10-16
阅读 7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

婴儿病例、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于婴幼儿,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因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三)潜伏期。通常为5一21天,平均7-14 天。

(四)传染期。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内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发病后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五)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得终生保护。

传播情况: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适龄儿童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尽早、全程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如已按疫苗说明书免疫程序接种其他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疫苗接种。如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应尽早进行补种,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重点人群: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有1岁以内婴儿的家庭,如家庭成员中出现持续咳嗽病例,应尽早就诊,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

痉咳发作时怎么办?

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

孩子痉咳频发伴窒息或抽搐的孩子应该有专人守护,适时采取吸痰、给氧、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如何缓解?

如何预防?

「保持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2.保持室内通风,衣被勤洗晒。

3.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要戴好口罩。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阅读 7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