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日在淅川县教育研究中心张主任和教研员姚倩老师的带领下,金河镇小翟潇玉老师和三小杜庚老师来到盛湾镇小送教下乡,为我们带来了两节非常精彩的课堂。
盛湾镇小高度重视这次送教活动,在李校长的带领下举行了全镇四、六年级语文教师研磨课活动,为这次活动做铺垫。
翟潇玉老师主讲了六年级的《桥》这篇课文。她用朗读推开小说理解的大门,读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和主题、气势和神采、音韵和节奏,乃至语言特色和表达范式,从而体会小说的妙处。翟老师抓住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对话、行动描写创建习任务群。
任务一:故事中理情节。用小标题概括出环境变化过程:山洪暴发——洪水暴涨——水冲桥塌——洪水退去。引导学生梳理情节与环境,发现:主要事件环环相扣,构成了小说的情节;环境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任务二:冲突中品人物形象。读文本,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品读人物形象。(一)一个神态:抓住“盯”感受老汉的镇定与村民对他的信任。(二)聚焦三处话语,理解其中表达的共同要求:党员排在后面。感悟老汉的一心为民、不徇私私情。(三)两个动作:抓住“揪”与“推”这两个动词,体会老汉作为村支书时的不徇私情、作为父亲时的爱子心切。这节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杜庚老师主讲了四年级《精卫填海》这篇课文。能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现状,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孩子们能自觉地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杜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习内容作了有益的补充和整合,结束时又推荐一些神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听课后,我校教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做了评课。教育教研中心的张主任做了最后的总结。
一、两位教师能紧扣课标,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师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结合课标年段要求,年段特点,单元语文要素制定目标,课时目标的制定对核心知识的把握比较合理、准确。
二、结合任务群,建构大单元整合式教学。教师能深入文本研读,结合语文学习任务群,体现以核心知识建构问题驱动的大单元整合式教学理念。
三、创设学习情境,在活动中落实目标,突出重点,教出亮点。会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阅读、赏析、比较、思辩、讨论等方法,将厚书读薄。在情感厚重处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深情留存心中,启迪萌芽于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