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记澄迈县白莲中心幼儿园小班组教研活动简讯(五)

Soleil
创建于2024-10-16
阅读 46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2024年10月15日,澄迈县白莲中心幼儿园小班组的老师围绕《对幼儿进餐习惯培养》为主题,展开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以下两项内容:

‍一、分析小班幼儿进餐时有哪些坏习惯

‍二、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

分析小班幼儿进餐时有哪些坏习惯

邢老师:1.挑食偏食:许多小班的孩子在午餐时会有挑食偏食的习惯。他们可能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则会拒绝尝试。这种不良行为会导致孩子们的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他们的健康和成长。

2.贪吃快吃:有些小班的孩子们在午餐时贪吃快吃,不注意咀嚼和消化。这种不良行为容易导致孩子们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问题,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吉老师:1.玩食物:有些小班的孩子在午餐时喜欢玩食物,比如将食物扔来扔去、藏在桌子底下等。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进餐质量,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进餐情绪和食欲。

2.乱扔餐具:有些小班的孩子在午餐结束后,会乱扔餐具,比如将碗、勺子、杯子等扔在地上或桌子上。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进餐环境,还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进餐情绪和食欲。

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

陈老师:幼儿能够安静进餐是很重要的,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器官发育不够完全,边说话边进餐容易呛到他们,严重的时候会使饭粒进入气管,因此,在日常安全教育和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安静有序的进餐。

黄老师:家园共育,提醒家长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养成安静进餐,不能边看电视边进餐或是边玩耍边进餐,在幼儿平时专注力方面的提高上引导进餐的专注力,不可一心二用。

洪老师:少盛多添增加孩子信心,少盛多添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盛饭,一次性给幼儿盛太多的饭会让幼儿有恐惧感,生怕吃不下或吃得慢而受到责备,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还有千万不能在进餐是对幼儿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给你再添一碗”“吃不完就别想玩”以免让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

曾老师:在进餐前几分钟,可以让孩子放松的听听故事,等待开饭,同时和幼儿聊聊进餐时该怎么做,让孩子明白进餐的时候不让讲话的原因,表扬那些吃饭安静的小朋友并做一些奖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同时可以取新奇的菜名,吸引幼儿的专注力,让幼儿专心的进餐。

王老师:模仿是幼儿的天性,进餐时老师常常为幼儿树立正面榜样,以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引导其他幼儿,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地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在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渐渐地让他们在正确进餐的轨道上迈进。

张老师综合大家的意见建议,概括出可以围绕以下内容来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

        一、在日常安全教育和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让幼儿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安静有序的进餐。

‍二、家园共育,提醒家长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养成安静进餐。

‍三、少盛多添增加孩子信心。

‍四、开饭前与幼儿聊一聊进餐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小朋友,给幼儿一个正向引导。

‍五、树立榜样,请幼儿学习。

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成人细节上的一次疏漏,都需要用十倍的努力去弥补,保育老师在指导幼儿进餐时,就需要眼尖嘴快,抓住幼儿良好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同样,对于幼儿的偏差行为给予一定的纠正。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时期的进餐教育,以小班为重点,逐渐形成相应的常规。

图文编辑:张蕾

初审:王业华

终审:李韶华

阅读 4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