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肺部病区 孙颖颖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胸腺瘤术后预见性护理:

‍区分肌无力危象与胆碱能危象,

‍守护重症肌无力患者之路

创建于2024-10-16 阅读219

近日,我科由金冰主任医师带领的胸外科团队成功实施了一例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精准治疗,结合术前周密规划与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取得了卓越的疗效,帮助患者重拾健康,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危机四伏的术后挑战


胸腺瘤切除后,对于同时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恢复,更有可能是生命安全的考验。肌无力危象与胆碱能危象,如同术后康复路上的两座隐形大山,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因此,掌握两者的识别与应对策略,是每位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必修课。

肌无力危象 vs 胆碱能危象

肌无力危象

‍定义 :因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足,导致乙酰胆碱破坏过多,引起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出现严重肌无力症状。

表现 :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发音障碍等,症状常突然加重,夜间多见。

处理 :立即增加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必要时给予人工辅助呼吸。

胆碱能危象

定义 :由于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导致乙酰胆碱在突触后膜蓄积过多,引起毒蕈碱样反应和烟碱样反应。

表现 :肌束颤动、毒蕈碱样症状(如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分泌增加等)及烟碱样症状(如肌肉痉挛、疼痛等)。

处理 :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必要时使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进行拮抗治疗。

携手共筑康复之路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后的护理,是一场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的战斗。通过精准区分肌无力危象与胆碱能危象,科学调整护理策略,我们可以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助力他们顺利迈过康复的每一步。让我们携手前行,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上,共同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阅读 2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