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很厉害后才努力,而是你努力后就会很厉害。
——题记
多年的教学过往,悄悄爬上的职业倦怠,在渐行渐远中似乎模糊了我们当时的初心和梦想,本次我带着成长的渴望奔赴重庆,来倾听,来感悟,来实现自己教育生命的拔节!
一、再次上学 欣喜异常
感谢市教育局,感谢湖北经师教育,为我们提供静心学习的机会。做学生的感觉真好!学习,让我们累并快乐着!虽然每天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快速地奔走于寝室和教室的路上,但一踏进教室的大门,紧张疲惫一扫而光,全身心的投入到听课、记录、反思中,唯恐错过精彩的环节。每天六小时的精彩讲座,教授讲的内容多,笔记抄了几十页,晚上还要静下心来消化白天的知识,也是乐在其中。在往返的路上,在宿舍的房间里,和同行们交流自己的心得、感悟、观点,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心声,心情在讨论、交流、学习中飞扬。
培训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分享着智者的思想,享受着成长的喜悦,体悟着思想的精深,领略着文化的多元。在这里,我们就像爬出井口的青蛙,蓝天白云,豁然开朗。思想的火花,文化的盛宴,知识的滋养,智慧的启迪……凡此种种,缤纷呈现,让我们目不暇接,俯拾皆是,让我们畅然快意。我们尽可日赏文海吐秀,夜与同仁交流;可聆听专家精湛讲授,一睹大师的俊逸风采;可与同行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升;可与同学邀约,感受别样的柔软时光情趣。一来二去,书香满怀,暗香盈襟,师生情谊,欣喜异常。
二、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
如果说教育之路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我们用大半辈子甚至是一生去走完它,那么专家的引领将是这漫漫长路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少走一点弯路。很有幸参加了这次荆门市小学优秀校长培训,专家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万礼修院长深入浅出为大家诠释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建议我们聚焦课程标准研究,指导我们探讨学业质量标准,提醒我们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崔思凝教授为我们做了校长阅读领导力的指导,启迪我们做一个“道”与“术”有机结合的校长,做一个爱阅读的校长,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努力创建书香校园。贵阳实验学校王麟校长以个人办学切身经历,引导我们研究办学思想,提炼办学思想,潜心思考,静心做教育。崔卫国主任提醒我们在信息化时代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着眼未来培养人才,提醒我们要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
三场实地教育观摩,让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管理的智慧,学到了可以借鉴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其中童心青禾小学是由一个个小博物馆连起来,构成的大博物馆。秦波校长提出“童心青禾 自然博物”,是希望孩子们的成长能够融入自然,能够自然而然。我们参观了学校的书法博物馆、陶艺博物馆、生态自然博物馆、农作物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是孩子校园学习生活的生动见证。童心青禾小学的的办学思想是“向儿童学习,自然而然做教育”,简单却深刻。这所安静的学校如同等待校园里四季自然生长的农作物一样,静静地陪伴与等待每个儿童的成长,不急不躁,却熠熠生动。
空港新城小学的家校协同育人经验值得我们品味与学习,家长理解并支持学校工作,学校还有什么工作会做不好?
党总支书记陈中梅介绍学校核心文化是“乐教育”。学校以家校共育为依托,致力于打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乐育、社会乐助”的教育生态,培养“身体好、气质好、学习好、品行好、性格好、才艺好”的“六好”乐娃,从而形成了“乐雅德育、乐活课堂、乐彩生活”的三大乐教育品牌。
我们走进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其展厅宽阔、展线流畅,以一千余张生动的图片、丰富的文物和翔实的史料,以及40余件国防科技成果模型和西昌卫星发射演示模型,再现了聂帅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丰功伟绩。牢记先辈遗志,传承聂帅精神;今日走读元帅陈列馆,明日争做时代大先生。
江津区百年老校菜市街小学围绕“明德”建立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党建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品味。该校学生合唱水平达到国内专业化水平,剪纸作品深得校长们的赞赏,操场上震耳欲聋的跑步声、舞拳声、打球声盈满了快乐情调,这是一所儿童乐园。
专家们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旁征博引,他们的博闻广识,生动讲解及精彩案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受益匪浅,如同醍醐灌顶,给了我们拨云见日、如沐春风的感受。
教授与专家们用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我曾经这样做过,效果非常好。我庆幸:这样的学习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吗?心中时刻怀有大教育观,不仅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那我们的教育管理才会富有生命活力。
三、 静心育人 倾情服务
本次培训中李源田专家的《教育家思想与实践之追根溯源——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的讲座针对校长专业发展问题,给我们做了精彩的分享。教育名家管理学校专在理念,专在持之以恒,专在智慧。目前国家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育,教育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立德树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管理者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静下心来育人,是我们这代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终极使命。
王毅书记的《现代学校管理: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讲座中指出“老师不是校长的下级,他是校长的专业同伴。”这句话是对校长与老师关系的最好的阐释。可能有校长会说,当学校校长没点“感觉”怎么行?但如果一个校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不亲自做一些事,让教师觉得他高不可攀,须仰视才见,这校长的“感觉”是有了,但教师肯定没了“感觉”。著名教育学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师生是人类最古老的共舞舞伴。学校校长和教师更是如此,大家在一个舞池里相遇,只有彼此珍惜,彼此呵护,才能不断成长,跳出“螺旋式上升的代际舞蹈”。
学校校长和副校长都是从教师堆里走出来的,我们看教师就是看昨天的自己,应该特别了解教师的艰辛和不易,所以和教师在一起时,我们要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低到尘埃里”去,而且在尘埃里还满心欢喜地开出一朵花。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谦虚地说:“我当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我学校的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今天我们校长也要向北大老校长梅校长学习——倾情为教师服务。
崔健在《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中唱道:“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我想,学校领导要找到真“感觉”,就是要和教师一块儿“在雪地上撒点野”,也许在我们最不像个校长和副校长的时候,才成了真正的学校领导,“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四、博览群书 享受诗和远方
所有专家的讲座都告知我们:成长首先是思想的成长,意识的更新。眼前有远方,脚步才不会停下!所谓: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在重庆为期七天的学习,我们聆听着各位专家从不同层面对教育规律的剖析,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碰撞,走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沐浴着新时代教育思想的洗礼,感觉自己从满罐子变成了空罐子,因为要随时装入新鲜的东西。理念与实践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生活不应只有苟且,还应有诗和远方。”一个教育管理者只有像各位大师那样徜徉书海,方能破解教育的密码。
因为我们是教育管理者,我们以后要痴迷读书。我们应该诗意地栖居,诗意地行走。身处斗室, 常思天地之大;人在闹市,神往碧水青山;工作缠身,心灵常留有一个后花园。因为我们是教育管理者,以后走过千山万水,走过恋恋风尘,让心灵少几许浮躁,多一份淡定;眼神少几丝迷茫,多一份澄澈;以一颗锦心,一张绣口,去欣赏生命中的过往,去享受一个教育管理者职业生涯中的美好时光。
五、教育是诗 我们将浅吟低唱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不同,每一个都带给我们深深的启迪。他们选择的角度不同,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指导我们如何从普通校长蝶变为受人敬仰的校长。从他们的讲解中我们能感受到专家对我们的爱,专家对我们成长的期盼。
校长同胞们,我们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一生的方向;邂逅了孩子,便邂逅了满园的芬芳。以后的日子,我们将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带着自己深深的反思,大胆地去追逐我们的教育梦想,努力做到从普通到有作为,从有作为到优秀,从优秀到受人敬仰!
最后祝愿所有的校长同胞们都做一个走心、睿智、有情怀的教育管理者,因为这样行走,我们定能收获满地的黄金和满眼的灿烂!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