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把脉课堂

引领教师成长

—翁旗教研中心下校视导暨乌丹第二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纪实

乌丹第二小学
创建于10-15
阅读 3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云淡天地阔,秋高清气淳。为帮助全市小学数学教师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践行新课标,探索新课堂,整体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施教能力,10月9日—10月15日,乌丹第二小学特邀翁牛特旗教研中心马素玲主任携各学科教研员莅临我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课堂教学把脉听课、议课活动。

调研主导探寻高效路径

在教研中心的专家们深入课堂之前,教研中心小学部的马主任与各学科业务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教师的困惑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次调研座谈会由乌丹第二小学李银校长主持。

精准把脉助数学课堂提升

在此次活动中,乌丹第二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师们纷纷进行了常态课展示。

包士娟老师的《解决问题1》

曹金达老师执教的《认识直角》一课,从借助三角板画直角、量直角、验证直角,亲身操作感受直角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造能力。除此以外,在教室里找直角活动,既巩固了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杨丽丽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杨老师以有趣的“角的旅行”故事贯穿了课堂始终,让学生初步感知角,进一步通过开展认角、画角、做角、比角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很好地建立了角的概念。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学生对角的认识扎实有效。工作室成员也开诚布公地就本课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共同学习,抱团成长。

孙立敏老师执教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加法的算法,在经历探索算法以及建构三位数加法竖式模型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并掌握算法。

赵志伟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大概念大单元理念的引领下,课始先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注重知识的一致性及关联性,又特别关注学生思想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建构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的知识逻辑体系

贾敏仪老师执教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通过整合后的结构化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与整数除法一样在于单位的细化,掌握其计算法则与步骤,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运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创设大情境和关键问题引领,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小数除法的意义、算理、算法、数量间的关系与整数除法一致,学生逐步将整数除法的知识脉络发展到小数除法,构建起小数除法的的知识框架。

徐文轩老师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小数例5》

赵国兰老师执教的是《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为学生开启了一扇自然观察的大门。赵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局部进行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对爬山虎的初步印象。赵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连续观察的重要性。

五年级教师们则以民间故事单元为依托,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胡月丛老师在《牛郎织女》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细腻地展现了牛郎织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丹老师执教的是《猎人海力布》第一课时,着重于故事背景的铺垫和基础字词的讲解,为后续深入理解故事做好扎实准备。在字词教学中,王老师采用多种方法,如组词、造句、语境理解等,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生字词。

李小萌老师的《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则聚焦于人物品质的剖析和故事的传承意义。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海力布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李老师还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创新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年级老师们呈现的多元课例也各放异彩。刘牧的老师的《竹节人》充满了童趣与怀旧氛围。刘老师聚焦到任务一和任务二,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竹节人的层出不穷的玩法,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乐趣的童年时代。

徐艳华老师执教的《桥》,以紧张的氛围营造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伟大形象。徐老师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指导和对环境描写的细致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和形势的危急。在探讨老汉形象时,学生们被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打动。

张洪艳老师的《宇宙生命之谜》,引领学生开启了一场神秘的科学探索之旅。张老师通过巧妙设置疑问、组织小组探究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了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把脉课堂 听诊教学

听课结束后,议课环节热烈展开。教研员们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对每一堂课进行了深入剖析。她们依据课标,充分地解读教材,让老师们听后如沐春风,拨云见日般明朗。

教研员深入课堂,如同医生精准诊断病情一般,梳理出教师常态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指明方向。她们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精雕细琢打造样板课例

为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教研中心马素玲主任和小学语文教研员邢晓茹老师、马文艳老师与二小老师们,针对教师难以操作的略读课文和识字教学课例进行了研磨。

首先,为我们提供示范课例的是六年级马国民老师,他执教的《灯光》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从教学主题的确立到核心任务的设置,都经过了马素玲主任和邢晓茹老师的深思熟虑。“开启红色之旅,重温革命岁月” 的单元主题如同旗帜鲜明的号角,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敬重与好奇。“传讲红色故事,书写多彩生活” 的核心任务则赋予学生使命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红色故事的传讲人。

马老师以贯穿始终的主问题 “广场灯光和插图中的灯光以及战场上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题目有什么联系?” 巧妙地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学生们带着疑问,逐字逐句地研读课文,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探讨过程中,马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灯光的象征意义。广场上明亮而温暖的灯光,代表着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插图中的灯光,勾起对往事的回忆与追思;战场上的火光,象征着残酷的战争以及先烈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而这一切都与 “灯光” 这个题目紧密相连,灯光是线索,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是希望的象征,更是先烈们精神的寄托。

在教学手法上,马国民老师注重对 “点面结合” 写法的讲解。通过分析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描写以及郝副营长个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了如何通过个体来展现群体,如何以小见大表达深刻情感。最后以习得的阅读方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中《马石山上》(节选)一则文章,是对点面结合写法的加强训练。

这堂精彩的课,不仅传授了语文知识,更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接着,由二年级刘鑫娜老师以《曹冲称象》一课,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刘鑫娜老师巧妙地将识字教学融入课文讲解之中。在讲解 “称” 和 “秤” 时,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字理探索之旅。她通过展示古代称物工具的图片,配以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古人使用称和秤的场景。从 “称” 字的动作含义,到 “秤” 字所代表的工具实物,学生们清晰地理解了两个字的本源和区别。

语境识字环节更是独具匠心。刘老师将生字巧妙地置于课文的情境之中,当讲述到曹冲思考称象办法的段落时,刘老师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中的 “议论” 二字,刘老师让学生们模拟官员的神态和语气进行讨论,从而深刻理解 “议论” 的含义就是对事情发表各自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识了生字,更学会了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写字教学环节同样扎实高效。刘老师注重示范引领,她一边书写,一边讲解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要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系。学生们目不转睛地观察,跟随老师的节奏书空练习。随后,学生们进行书写实践,最后呈现学生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整堂课节奏明快,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这堂示范课为低段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共研时光里的热忱与执着

为了呈现最好的语文课堂,教研员与老师们坐在一起,反复地探讨、琢磨,甚至都忘记了时间……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被反复考量,结合大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打造的这几节课例涵盖了古诗教学、拼音教学、识字教学,既有略读课、也有精读课,课型丰富。教研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老师们则虚心聆听,积极回应,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见解,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他们逐字逐句地斟酌教学语言,力求精准生动、富有感染力;他们精心挑选教学示例,期望能最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他们一起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对教育事业共同的热爱和追求。这一个个挑灯夜战的夜晚,见证了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对教育质量的执着坚守。

示范课圆满结束后,更是一场知识与经验的盛宴。首先,由邢晓茹老师对《灯光》这一课进行评析,邢老师指出,略读课教学需进行整体把握,这是关键所在。传统教学中对课文进行过度肢解的做法,在略读课中应坚决摒弃。马国民老师在《灯光》教学中,巧妙地处理了广场灯光、插图灯光以及战场上的火光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陷入琐碎细节的泥沼,而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感知。

在明确略读课正确处理方法时,邢老师强调了要深入探究课文的结构、编者的意图以及所处单元的位置,再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来学习这一课。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并适时进行教师点拨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是略读课的核心环节,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索、思考,才能真正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马文艳老师也对《曹冲称象》一课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交流,她说在识字教学方面,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和写字是至关重要的。从课题开始,就巧妙地融入识字教学。通过课题引出关键字词,如 “称” 和 “秤”,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其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当进入课文后,多种识字方法精彩纷呈。

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识字。在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中,遇到的生字词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出现。例如 “官员” 一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什么样的人是官员,他们在曹冲称象这件事情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最后,马素玲主任开展的大单元教学讲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师们前行的道路。在讲座中,马主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她强调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教材,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将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以主题为引领,整合相关的文本、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马主任结合着两节示范课的课例,详细讲解了如何确定大单元的主题、核心任务以及如何围绕主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马主任还分享了她在一线教学时实施的一些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如她提出要把六年级阅读策略单元前置,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一定要敢于放手,让学生从反复阅读中获得核心素养。

马主任那真切而又接地气的话语,就像明亮的灯塔,在座的教师们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不时记录下关键的要点和自己的感悟。

乌丹第二小学校长李银和业务副校长张文娟带领教师一直跟随听课。

在此次语文教研活动中,张文娟副校长对这次语文整体反馈进行了深刻且全面的总结。她形象地将把脉课堂比喻为一次求医问药的过程,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深入观察与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进而寻求解决之道,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略读课文,她再一次强调了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地位,略读课文也不是自读课文,既要求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又要培养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同时,张校长着重强调了教师加强自身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她希望教师们能多读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提高教师的人文底蕴。多钻研则要求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将其精准地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此外,用好语文主题丛书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语文主题丛书是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它丰富了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教师应巧妙地将主题丛书与教材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研中心的这次把脉课堂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教师们纷纷表示,将认真梳理和落实教研中心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研究,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相信在教研中心的领导下,乌丹第二小学的教师们定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投入到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 3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